英氏米粉质量风波再起:五年数据拆解行业信任危机

问题描述:

文章编辑2025-03-24 18:16:02 文章浏览量582 浏览
王医生医生头像

王医生

医生图标医师

疱疹性咽峡炎、肠套叠、小儿疝气、锌缺乏、婴儿玫瑰疹、铁缺乏

一、铁罐里的秘密:被曝光的米粉质量问题

2023年8月,某测评机构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检测视频引发轩然大波。视频中,工作人员随机购买的3批次英氏钙铁锌营养米粉中,有1批次被检出实际钙含量仅为标注值的67%。「我女儿吃了半年这个牌子,现在看到报告手都在抖」,北京朝阳区的宝妈王女士在评论区留言道。这已是该品牌近五年来第4次因质量问题被监管部门通报。

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涉事批次产品不仅存在营养元素不达标问题,还在生产车间环境样本中检出微量霉菌孢子。虽然企业声明「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消费者显然不买账——事件曝光后一周内,电商平台退货率暴涨300%。

二、五年沉疴:那些年踩过的质量雷区

梳理近五年市场监管总局数据发现,婴幼儿辅食行业抽检不合格率始终徘徊在4%-6%之间。2019年英氏某系列米粉因包装密封性问题导致结块被召回;2021年竞争对手品牌被检出重金属超标;2022年行业龙头企业的DHA藻油米粉涉嫌虚假宣传……这些事件构成了一幅令人不安的行业图景。

「配方越做越复杂,品控却跟不上创新速度」,某代工厂前质量总监透露。现在市面上的「超高端」米粉普遍添加8-12种营养素,但不同成分的稳定性差异极大。「就像往一杯水里同时加冰块和沸水,控制平衡需要极高的工艺水平」。

三、信任重建之路:消费者正在用脚投票

小红书最新调研数据显示,85后宝妈群体对「工厂直营直播」的信任度(72%)已超过传统广告(35%)。「我现在只买能看见生产线的品牌」,深圳二孩妈妈林女士边说边展示手机里收藏的透明工厂直播片段。这种消费行为转变正在倒逼行业变革——某新兴品牌凭借24小时生产直播,三个月内市占率飙升5个百分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代购市场出现「反向海淘」新趋势。不少家长开始从德国、日本直邮基础版纯米粉,再自行添加营养剂。「虽然麻烦,但至少每个环节自己可控」,这种略显极端的应对方式,折射出行业信任危机的深度。

四、破局之道:质量监管需要「双重进化」

清华大学食品工程系李教授指出:「现行的GB10769标准自2010年修订后已沿用13年,当时制定的营养素添加范围需要与时俱进。」比如维生素D的允许添加量上限,就与最新膳食指南存在20%的差距。

某省质检院专家私下透露,现在企业送检样品和市售产品存在「阴阳配方」的情况并不罕见。「抽检合格率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真实状况,建议推行买样检测制度,直接从销售终端取样」。

站在超市货架前,看着琳琅满目的「有机」「超高端」「航天级」米粉包装,消费者王先生苦笑道:「现在选包米粉比当年高考填志愿还难。」这场质量风波或许正是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的转折点,毕竟孩子的饭碗,容不得半点侥幸。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qm120.com/pgd/q41789.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交流好孕

GROUP
好孕交流
扫一扫

加入好孕交流群

已经有30000+姐妹加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