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膜原来真的有级别,不知道abc哪个移植着床成功率更高?

问题描述:

文章编辑2024-08-21 文章浏览量38 浏览
[field:articlefun(img,,)/]

医生图标

在辅助生殖的过程中,大家更关注的是子宫内膜的厚度变化,胚胎移植时子宫内膜厚度能达到6mm,属于刚达到移植的最低要求。一般最合适的子宫内膜厚度为8~14mm,子宫内膜已经过增生期的转化进入分泌期。子宫内膜形态可为“A”型或“B”型,或两型的过渡期“A-B”型。 如果内膜在周期中不能呈现周期性变化,持续呈“C”型,预示内膜的质量不良,胚胎可能很难着床。

子宫形态是子宫内膜超声形态化为a区

试管子宫形态是通过子宫内膜超声形态化为a区、b区、c区等,因此子宫内膜ABC型主要反映子宫的级别,做试管婴儿时,如果移植前出现内膜过厚>15mm或过薄都不利于胚胎的着床和妊娠,下面为大家介绍各种类型的内膜详细情况:

1、A型内膜:常见于内膜增生早期(月经第6-10日),此时内膜厚度为4-9mm。常说的三线型,外层和中央为强回声线,外层和宫腔中线间为低回声区或暗区,B超下内膜功能层表现为暗色,宫腔和前后基底层线表现为浅色回声,构成“三线征”,又称“嘴唇样”,我们称之为“A”型内膜。

2、B型内膜:常见于内膜增生晚期(月经第11天-排卵),排卵时内膜厚度约为9-12mm。为均一的中等强度回声,宫腔强回声中线断续不清,随着内膜的增厚,B超下见内膜回声逐日增强,原先的“三线”变得模糊不清,功能层与基底层的界限不明。我们称之为“A-B”或“B”型内膜。

3、C型内膜:常见于黄体期(即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厚度约10-14mm。为均质强回声,无宫腔中线回声,此时“三线体”消失,排卵后在黄体分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内膜腺腔里充满了分泌的糖原。此期内膜厚度可有少许增加,B超下见内膜转变成均匀高回声,宫腔线消失,但轮廓清晰,称之为“C”型。

总之,常说的“ABC”型是指子宫内膜不同的形态,而不是一个级别评价,而且“ABC”型除了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外,还与子宫的位置有关系,如中位子宫的位置有关,如中位子宫,通常子宫内膜形态表现为“B”或“C”型。建议跟医生保持沟通和随时检查内膜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子宫的综合情况来评估是否达到了移植的最佳时机,祝你好孕!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qm120.com/pgd/q20214.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RE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