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试管婴儿(PGD/PGS)的方案是在常规试管婴儿技术基础上,增加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环节,核心目标是筛选健康胚胎。具体方案的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卵巢储备、病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等)等因素制定,以下是常见的方案分类及适用情况:
一、按促排卵方案分类(与常规试管一致,核心是获取优质卵子)
促排卵是三代试管的基础环节,目的是获取足够数量的卵子以培养胚胎,再进行遗传学检测。常见方案包括:
1、长方案(经典方案)
适用人群:卵巢储备功能较好的年轻女性(35 岁以下)、月经规律、无明显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者。
流程:
月经第 21 天左右开始打降调针(如 GnRH 激动剂),抑制垂体功能,防止卵泡提前排卵;
降调达标后(卵泡大小均匀、激素水平低),开始促排卵(注射促性腺激素,如 FSH),持续 10-14 天;
卵泡成熟后注射夜针(HCG),36 小时后获卵。
优势:卵泡发育同步性好,获卵数量稳定,适合后续胚胎培养和筛选。
不足:用药时间长(约 1 个月),可能增加 OHSS 风险,高龄或卵巢储备差者慎用。
2、短方案
适用人群: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高龄女性(35 岁以上)、卵巢对促排卵药物反应较差者。
流程:
月经第 2 天开始同时使用降调针(GnRH 激动剂)和促排卵药物;
降调针仅用几天(无需完全抑制垂体),缩短整体用药周期。
优势:用药时间短(约 10-15 天),对卵巢刺激较小,适合高龄或卵巢功能差者。
不足:卵泡同步性可能较差,获卵数量略少。
3、拮抗剂方案
适用人群:卵巢储备中等、有 OHSS 高风险(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龄女性。
流程:
月经第 2 天直接开始促排卵,无需提前降调;
当卵泡长到 12-14mm 时,添加 GnRH 拮抗剂(如西曲瑞克),防止 LH 峰提前出现(避免卵子早熟)。
优势:用药周期短(约 10-12 天),降低 OHSS 风险,对卵巢刺激更温和,灵活度高。
不足:卵泡同步性略差,可能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4、微刺激方案(温和方案)
适用人群:卵巢储备严重下降(AMH 极低)、反复促排卵失败、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者。
流程:
用小剂量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 + 低剂量 FSH),或仅靠自然周期联合促排卵;
获卵数量少(通常 1-3 个),但优先保证卵子质量。
优势:几乎无 OHSS 风险,对身体负担小,适合 “以质换量” 的高龄或低储备人群。
不足:可筛选的胚胎数量少,可能需要多次获卵积累胚胎。
5、自然周期方案
适用人群:卵巢储备极差(几乎无窦卵泡)、拒绝使用促排卵药物者。
流程:不使用促排卵药,监测自然周期中单个优势卵泡发育,成熟后获卵。
优势:无药物副作用,风险极低。
不足:获卵率低(可能一次获卵失败),需多次尝试。
二、按遗传学检测技术分类(三代试管的核心区别)
根据检测目的和技术手段,胚胎筛查方案分为以下几类:
1、PGS(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
检测目标:筛查胚胎的 23 对染色体是否存在数目异常(如三体、单体,常见的 21 三体即唐氏综合征)。
适用人群:
高龄孕妇(35 岁以上,染色体异常风险高);
反复流产(2 次及以上)、反复试管婴儿失败(3 次及以上);
严重男性少精、弱精(精子染色体异常风险高)。
技术手段:目前主流为 NGS(下一代测序技术),可全面检测所有染色体,准确率高。
2、PGD(胚胎植入前单基因病诊断)
检测目标:针对已知的单基因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等),检测胚胎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适用人群:夫妻一方或双方为明确遗传病携带者(如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或有相关遗传病家族史。
技术手段:需先明确致病基因位点,通过 PCR(聚合酶链反应)或 NGS 技术精准检测胚胎是否携带突变基因。
3、其他特殊筛查方案
染色体结构异常筛查:针对夫妻一方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倒位等结构异常(可能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流产),通过 PGS 技术筛选染色体平衡的胚胎。
HLA 配型筛查:为治疗患有血液病(如白血病)的子女,通过三代试管筛选与患病子女 HLA 配型一致的胚胎,诞生 “救星宝宝”(供脐血移植)。
三、方案选择的核心原则
个体化匹配:促排卵方案需结合卵巢储备(AMH、窦卵泡数)、年龄、病史(如 OHSS 史)选择;遗传学检测方案则根据病因(染色体异常 / 单基因病)确定。
以 “质量” 为核心:三代试管的关键是获得可筛选的健康胚胎,因此促排卵方案不盲目追求获卵数量,尤其是高龄或低储备人群,优先保证卵子质量。
灵活调整:若一次促排卵获卵少或胚胎筛查后无可用胚胎,可能需要更换方案(如从长方案改为微刺激),或多次获卵积累胚胎。
总结
三代试管婴儿的方案可分为促排卵方案(获获卵子)和遗传学检测方案(筛选胚胎)两部分。前者需根据卵巢功能 “量体裁衣”,后者需根据具体病因精准选择。最终方案由医生结合患者情况制定,核心目标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健康胚胎的移植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