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方类风湿专科医院

免费在线咨询

痛风的常见发病部位及症状

痛风,被称为“富贵病”或“帝王病”,是一种因尿酸代谢异常导致的关节炎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那么,痛风通常会在哪些部位发作?又有哪些症状需要警惕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剖析痛风的常见发病部位及典型症状,帮助大家早发现、早干预。


一、痛风的常见发病部位
痛风并非随机发作,而是有“偏好”的。以下是痛风较常“光顾”的5个部位:
大脚趾关节(跖趾关节)
高发原因:这是痛风较常见的发作部位,约占70%的病例。由于大脚趾位于肢体末端,血液循环较差,尿酸结晶更容易沉积。
典型症状:突发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甚至无法穿鞋或行走。
足背、足踝
高发原因:足部关节活动频繁,且温度较低,尿酸溶解度下降,易形成结晶。
典型症状:局部肿胀、压痛,严重时皮肤发亮、发紫。
膝关节
高发原因:膝关节是人体较大的承重关节,长期磨损和尿酸沉积容易诱发炎症。
典型症状:关节积液、活动受限,可能伴随发热。
手指关节
高发原因:手指关节细小,尿酸结晶易沉积,尤其是长期饮酒或高嘌呤饮食的人群。
典型症状:关节僵硬、变形,严重时出现“痛风石”。
耳廓
高发原因:耳廓皮肤薄、温度低,尿酸结晶易在此沉积形成“痛风石”。
典型症状:耳廓皮下出现白色结节,质地坚硬,一般不痛但影响美观。

痛风的常见发病部位及症状
二、痛风的典型症状
痛风的发作往往来势汹汹,以下症状出现一个就要警惕:
突发性剧烈疼痛
痛风疼痛常于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程度剧烈,患者常描述为“刀割样”或“撕裂样”痛。
红肿发热
发作部位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时有明显发热感,这是炎症反应的典型表现。
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肿胀,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比如无法弯曲脚趾或握拳。
反复发作
痛风若不干预,会反复发作,且间隔时间逐渐缩短,较终可能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石形成
长期高尿酸会导致尿酸结晶在皮下沉积,形成白色结节(痛风石),常见于耳廓、手指、肘部等。
三、如何应对痛风发作?
急性期处理
抬高患肢,减少活动。
局部冷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消炎药或秋水仙碱。
长期管理
低嘌呤饮食:少吃海鲜、红肉、动物内脏,戒酒(尤其是啤酒)。
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
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结语
痛风虽不致命,但发作时痛苦难挨,且长期不控制会损害关节和肾脏。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血尿酸检测和关节超声明确诊断。记住: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是预防痛风的关键!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