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治疗痛风药物,该如何选择?
痛风治疗药物需根据病情阶段(急性期/慢性期)、尿酸水平、合并症等个性化选择。以下是广州风湿病专科医院的用药指南:
一、急性发作期:快速止痛消炎
非甾体消炎药(NSDs)
适用人群:无严重胃肠/肾病的患者
常用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扶他林)
优势:起效快(1~2小时缓解)
秋水仙碱
适用人群:发作12小时内尽早使用
注意:小剂量方案(如首剂1mg,1小时后0.5mg)可减少腹泻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
适用人群:多关节重症或不能耐受前两类药物者
用法:泼尼松口服(20~30mg/日)或关节腔注射
二、慢性期:降尿酸治疗(核心!)
药物类型 代表药物 适用人群 注意事项
控制尿酸生成 别嘌醇 尿酸生成过多型 需检测HLA-B*5801基因防过敏
非布司他 别嘌醇不耐受/肾功能不全者 警惕心血管危险
促进尿酸排泄 苯溴马隆 尿酸排泄不好型 肾结石患者慎用
新型药物 聚乙二醇尿酸酶 难治性痛风 需静脉注射,价格较高
三、选择药物的关键因素
病因分型:通过24小时尿尿酸检测判断是"生成过多型"还是"排泄不好型"
合并症:
高血压/肾病:优选非布司他
心血管疾病:慎用非布司他
药物相互作用:如利尿剂(氢氯噻嗪)会升高尿酸,需调整方案
四、用药误区提醒
错误1:痛时不痛就停药 → 尿酸波动易诱发再次发作
错误2:只吃止痛药不降尿酸 → 无法治好,痛风石危险增加
错误3:自行购买"药" → 可能含激素导致依赖
医生建议:初次确诊痛风应到风湿免疫科制定长期方案【详情咨询可点击:(づ ●─● )づ】,目标将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有痛风石者<300μmol/L),并每3~6个月复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