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
突然鼻出血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5-10-09 15:52:27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经历过突然鼻出血的情况,这一状况往往会让人感到惊慌失措。突然鼻出血是怎么回事,据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医生介绍,了解这些原因并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十分必要。
突然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局部因素
鼻腔黏膜干燥:这是导致突然鼻出血很为常见的原因。在干燥的环境中,如冬季使用暖气或空调的室内,或者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湿度低的地方,鼻腔黏膜会变得干燥脆弱。就像干燥的土地容易出现裂缝一样,干燥的鼻腔黏膜容易破裂出血。例如,一位上班族在冬季长时间待在有暖气的办公室里,空气干燥,某天突然就出现了鼻出血的情况。外伤:鼻部受到外力撞击,比如不小心碰到硬物、运动时发生碰撞等,都可能损伤鼻腔内的血管,导致鼻出血。另外,频繁用力擤鼻、挖鼻孔等不好习惯,也容易损伤鼻腔黏膜,引发出血。有位小朋友因为好奇经常挖鼻孔,结果导致鼻腔黏膜破损出血。鼻腔炎症:鼻炎、鼻窦炎等鼻腔炎症疾病,会使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血管的脆性增加。在炎症的兴奋下,鼻腔黏膜容易破裂出血。比如一位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在过敏季节,鼻腔黏膜炎症加重,频繁出现鼻出血的症状。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他们可能会将小玩具、豆子等异物塞入鼻腔。异物在鼻腔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兴奋鼻腔黏膜,引起感染和出血。曾经有个小朋友把一颗小珠子塞进鼻子里,后来出现鼻出血,家长带其就医才取出异物。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者局部有突起,会导致鼻腔气流改变,偏曲侧的鼻腔黏膜容易受到气流冲击而干燥出血。有些鼻中隔偏曲的患者,经常会在偏曲侧出现鼻出血。鼻腔肿瘤:虽然相对少见,但鼻腔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如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等,也可能引起鼻出血。肿瘤表面的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一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鼻出血,经检查发现是鼻腔内的血管瘤所致。全身因素
血液系统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血液的凝固功能,导致鼻出血。这类患者的鼻出血往往不易止住,还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症状,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例如,一位白血病患者,经常出现鼻出血,且出血时间较长。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时,血管压力增高,鼻腔内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尤其是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在血压突然升高时更容易出现鼻出血。有位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情绪激动后血压急剧上升,随即出现了鼻出血。肝脏疾病: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当患有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会影响血液的凝固,导致鼻出血。一位肝硬化患者,就曾出现过鼻出血的情况。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K等缺乏,会影响血管的弹性和凝血功能。维生素C缺乏会使血管壁的胶原蛋白合成减少,血管脆性增加;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障碍。长期饮食不均衡的人,可能会出现因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的鼻出血。突然鼻出血时的应对方法
保持冷静
当突然出现鼻出血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因为紧张会导致血压升高,反而加重出血。可以找个舒服的位置坐下或半卧位,稍微前倾头部,防止血液流入口腔。
局部挤压止血
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向鼻中隔方向挤压5 - 10分钟。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挤压鼻腔内的血管,阻止血液流出。在挤压过程中,不要频繁松开手指查看是否止血,以免影响止血效果。例如,一位患者按照这个方法挤压鼻翼后,鼻出血逐渐停止。
冷敷
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额头、鼻部或颈部。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敷在相应部位,每次冷敷10 - 15分钟,可多次进行。
避免兴奋
鼻出血期间,要避免用力擤鼻、挖鼻孔、弯腰低头等动作,这些动作可能会增加鼻腔内的压力,导致出血加重。同时,不要将头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咽喉,引起呛咳甚至窒息。
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经过上述简单的处理后,鼻出血仍然不能停止,或者出血量较大,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另外,如果频繁出现鼻出血,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鼻塞、流脓涕、头痛、耳鸣等,也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突然鼻出血是怎么回事,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既有局部因素,也有全身因素。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医生表示,了解这些原因,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对于保障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在遇到突然鼻出血的情况时,能够冷静处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