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

鼻出血是什么引起

时间:2025-09-26 14:37:22

鼻出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鼻血,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它可能突然发生,让人措手不及,有时只是少量渗血,很快自行停止;有时却出血量较大,让人十分担忧。那么,鼻出血是什么引起呢?下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医生就来深入探寻鼻出血的诱因。

局部因素:鼻腔的“小危机”

鼻腔黏膜干燥:脆弱的“保护层”受损

鼻腔黏膜就像一层柔软的保护膜,覆盖在鼻腔内部,它能保持鼻腔的湿润,阻挡外界的灰尘、病菌等。然而,当环境过于干燥时,比如在冬季使用暖气、空调的密闭房间内,或者长期处于高温、干燥的工作环境中,鼻腔黏膜的水分就会大量流失,变得干燥、脆弱。此时,即使轻微的触碰或擤鼻动作,也可能导致鼻腔黏膜下的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就像干燥的土地容易出现裂缝一样,干燥的鼻腔黏膜也更容易“受伤”。

鼻部外伤:意外的“撞击”

鼻部受到外力撞击是引起鼻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碰到硬物、摔倒时鼻子着地、运动中的碰撞等都可能导致鼻部受伤。当外力作用于鼻部时,可能会损伤鼻腔内的血管,尤其是鼻中隔前下方的利特尔区,这个区域血管丰富且表浅,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轻微的撞击可能只是引起少量出血,而严重的外伤则可能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引发鼻骨骨折等更严重的问题。

鼻腔炎症:炎症的“侵蚀”

鼻炎、鼻窦炎等鼻腔炎症也是导致鼻出血的重要因素。当鼻腔发生炎症时,鼻腔黏膜会充血、肿胀,血管扩张,变得更容易破裂出血。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接触了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会引起鼻腔黏膜的过敏反应,导致鼻腔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同时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容易出血。此外,鼻窦炎患者,由于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兴奋鼻腔黏膜,也会引起鼻出血。

鼻中隔偏曲:结构的“失衡”

鼻中隔是鼻腔中间的分隔结构,正常情况下,鼻中隔应该是直的。但有些人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等原因,会导致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会使一侧的鼻腔空间变窄,气流通过时受到阻碍,容易引起该侧鼻腔黏膜干燥、糜烂,从而导致鼻出血。而且,偏曲的鼻中隔可能会挤压周围的血管,使血管更容易破裂出血。

鼻腔肿瘤:隐藏的“定时”

虽然鼻腔肿瘤相对较少见,但也是引起鼻出血的原因之一。鼻腔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鼻息肉、血管瘤等,生长较为缓慢,但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会挤压周围的血管和组织,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恶性肿瘤如鼻咽癌、鼻腔癌等,除了会引起鼻出血外,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鼻塞、耳鸣、听力下降、颈部肿块等。如果鼻出血反复发生,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鼻腔肿瘤的可能。

全身因素:身体的“大信号”

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的“故障”

血液系统疾病是导致鼻出血的重要全身因素之一。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鼻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血友病患者,体内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导致凝血过程障碍,也会引起反复的鼻出血。此外,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从而导致鼻出血。

心血管疾病:血压的“波动”

心血管疾病与鼻出血也有一定的关系。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大,容易导致鼻腔内的血管破裂出血。尤其是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用力排便时,血压会进一步升高,更容易引发鼻出血。此外,动脉硬化患者,血管的弹性下降,变得脆弱,也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营养障碍与维生素缺乏:身体的“营养缺口”

身体缺乏某些维生素和营养物质也可能导致鼻出血。例如,维生素C缺乏会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使血管壁的弹性下降,容易破裂出血。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起鼻出血。此外,缺乏铁、钙等营养物质也可能对血管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增加鼻出血的危险。

药物副作用:治疗的“双刃剑”

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鼻出血作为副作用。例如,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它们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凝固,防止血栓形成,但同时也会增加出血的危险,包括鼻出血。此外,一些鼻用药物如鼻用激素、血管收缩剂等,如果长期使用或使用不当,也可能会损伤鼻腔黏膜,导致鼻出血。

鼻出血是什么引起,既有局部因素,也有全身因素。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医生温馨提示:当我们遇到鼻出血时,不要惊慌失措,应根据出血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只是少量出血,可以通过指压法、冷敷法等进行止血;如果出血量较大或反复出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鼻腔的湿润,避免鼻部外伤,主动治疗鼻腔疾病和全身性疾病,以预防鼻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