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

过敏性鼻息肉怎么治疗

时间:2025-11-03 14:35:55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过敏性鼻息肉” 这个说法在医学上并不完全准确。通常,我们说的是 过敏性鼻炎 和 鼻息肉,这两者关系密切,但并非同一件事。

据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医生介绍,过敏性鼻炎是机体对过敏原(如花粉、螨虫)的过度免疫反应,主要症状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长期炎症(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和水肿导致的良性赘生物。这种炎症很多时候与过敏有关,但也与其他类型的慢性鼻窦炎相关。

所以,更常见的情况是:患者本身有过敏性鼻炎,同时患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过敏是诱发或加重息肉的重要因素之一。

治疗的核心思路是:控制炎症、缩小或消除息肉、处理过敏、防止复发。

以下是标准且规范的治疗方法,遵循阶梯式原则:

一、 基础治疗与药物治疗(和核心方案)

这是所有患者的起点,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部分。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一线治疗)

作用: 这是治疗的基石。它可以有效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和水肿,从而缩小息肉体积,改善鼻塞,并预防复发。

常见药物: 糠酸莫米松(如内舒拿)、氟替松(如辅舒良)、布地奈德(如雷诺考特)。

关键: 需要坚持长期、规律使用。它不是立即起效的,需要连续使用数周甚至数月才能达到较佳效果。即使手术后,也需要使用以防止复发。

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或息肉较大的情况)

作用: 快速、强效地消炎和缩小息肉,迅速缓解严重症状。

使用方式: 通常采用“短期冲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周左右,然后迅速减量停药。不可长期使用,以避免全身性副作用。

生理盐水/海盐水鼻腔冲洗(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

作用: 冲洗掉鼻腔内的过敏原、炎性分泌物和灰尘,减轻黏膜负担,促进黏膜功能恢复,并能增强鼻用激素的效果。

建议: 每天1-2次,长期坚持。

治疗过敏本身(控制过敏原)

口服抗组胺药: 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用于控制打喷嚏、流清涕、鼻痒等过敏症状。

鼻用抗组胺药喷雾: 如氮卓斯汀,起效快,可与鼻用激素协同作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如孟鲁司特,对同时患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尤其有效。

过敏原规避: 通过过敏原测试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如使用防螨床具、花粉季戴口罩等)。

二、 手术治疗(当药物治果不佳时)

如果经过至少3个月的规范药物治疗后,症状(尤其是鼻塞)仍然严重,息肉巨大堵塞鼻腔,或伴有严重的鼻窦炎,医生会建议手术。

手术方式: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

原理: 医生使用细长的鼻内镜和微型器械,通过鼻孔进入,在屏幕监视下进行准确作。

目标:

切除息肉,通达堵塞的鼻腔和鼻窦通道。

扩大鼻窦的天然开口,改善通气和引流,为鼻窦黏膜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矫正并发的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气化等。

术后管理(比手术本身更重要!)

手术不是一劳永逸的! 因为鼻息肉的病理基础是黏膜的慢性炎症,这种体质无法通过手术改变,因此复发率较高。

术后需要坚持:

定期复查和鼻腔清理: 术后初期需要多次到医院,由医生清理术腔的血痂、分泌物和新生肉芽,防止粘连和复发。

长期用药: 术后仍需长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和鼻腔冲洗,这是控制炎症、预防复发的关键。

三、 生物制剂(针对严重难治疾病例)

对于部分重度、持续性、经药物和手术治疗后仍反复复发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现在有了新的兵器。

作用靶点: 这类药物(如奥马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可以准确阻断与息肉形成相关的特定炎症通路(如IgE、IL-4/IL-13通路)。

使用方式: 皮射。

特点: 有效,但价格昂贵,通常有严格的用药指征,需由专科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


总结与行动路线图

明确诊断: 首先去耳鼻喉科做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明确息肉的大小、范围,以及鼻窦受累情况。同时可进行过敏原测试。

阶梯治疗:

步(所有患者): 鼻用激素喷雾 + 鼻腔冲洗 + 抗过敏治疗。坚持至少3个月。

第二步(药物无效者): 评估后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

第三步(术后及长期): 坚持术后复查和长期用药(鼻用激素+鼻腔冲洗),这是防止复发的生命线。

第四步(难治性复发): 与医生探讨使用生物制剂的可能性。

重要提醒:

不要自行诊断用药,尤其是不要长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如达芬霖),会导致药物性鼻炎。

耐心与坚持是战胜这个疾病的关键。它是一种慢疾病,需要像管理高血压一样进行长期、规范的管理。

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医生提醒,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较适合您的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