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试管婴儿是一个涉及生理、心理和医疗配合的复杂过程,从前期准备到术后护理都需要科学规划。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涵盖不同阶段的核心要点:
一、前期准备阶段:打好基础
全面检查,明确方案
夫妇双方需完成详细检查:女性包括妇科超声、激素六项(FSH、LH、E2 等)、AMH(抗苗勒氏管激素,评估卵巢储备)、输卵管造影(必要时)、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HIV 等);男性包括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分析、传染病筛查等。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个性化方案(如长方案、短方案、拮抗剂方案等),务必严格遵循医生建议,不擅自调整用药或流程。
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均衡摄入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虾)、新鲜蔬果,补充叶酸(女性)和锌(男性,利于精子质量);避免烟酒、高糖高脂饮食,不盲目服用补品(如需补充,先咨询医生)。
作息:保证规律睡眠(每天 7-8 小时),避免熬夜,因为熬夜可能影响激素水平和卵子 / 精子质量。
运动: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如长跑、负重训练),尤其是女性避免腹压过高的动作。
体重管理:过胖或过瘦都会影响促排卵效果和妊娠率,BMI(体重指数)建议控制在 18.5-24 之间。
心理调节
试管婴儿过程可能伴随焦虑、压力,长期情绪紧张可能影响激素分泌(如泌乳素升高),进而影响卵泡发育。可通过与伴侣沟通、听音乐、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二、促排卵阶段:精准配合
规范用药,监测到位
促排卵药物(如促性腺激素)需严格按医嘱注射,注意剂量、时间和部位(通常为腹部或臀部皮下注射),避免漏用或误用。
定期进行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和激素水平(如雌激素、LH),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务必按时复诊,不可因工作等原因拖延。
警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促排卵期间若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尿量减少等症状,可能是 OHSS(轻度可自行缓解,重度需及时就医),需立即告知医生。
避免刺激因素
促排卵阶段卵巢体积增大,需避免剧烈运动、腹部撞击,以防卵巢扭转(罕见但紧急的并发症)。
减少性生活(尤其在卵泡成熟后期),避免刺激子宫收缩或引起感染。
三、获卵与移植阶段:细节把控
获卵前后注意事项
获卵术前:按医嘱禁食禁水(通常术前 6-8 小时),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导致血压波动;若有药物过敏史或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提前告知医生。
获卵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少量阴道出血,休息 1-2 天即可缓解;避免盆浴、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若腹痛剧烈、出血多或发热,及时就医。
胚胎移植前后要点
移植前:保持轻松心态,避免熬夜和剧烈活动;若有宫腔积液、内膜过薄等问题,需配合医生治疗(如宫腔镜检查、药物调理),确保内膜条件适合着床(通常内膜厚度 8-12mm 为宜)。
移植当天:穿宽松衣物,避免化妆、喷香水(部分医院要求);移植过程无痛,无需过度紧张,术后平卧 10-30 分钟即可离开(无需长时间卧床)。
移植后:正常生活即可,避免剧烈运动、提重物、腹部用力(如便秘时用力排便);饮食清淡易消化,预防便秘(可多吃膳食纤维,如芹菜、粗粮);遵医嘱使用黄体酮类药物(支持黄体功能,帮助着床),不可擅自停药。
四、移植后至妊娠确认:耐心等待
避免过度焦虑
移植后 14 天左右查血 HCG 确认是否妊娠,等待期间无需频繁用早孕试纸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徒增焦虑)。
保持正常作息,可适当散步,但避免劳累;工作若轻松可正常上班,过度卧床反而可能影响血液循环。
警惕异常情况
若出现持续腹痛、大量阴道出血、发热等,可能提示着床失败、宫外孕或感染,需立即就医。
确认妊娠后,需在医生指导下继续黄体支持至孕 10-12 周,定期进行产检(如 B 超确认宫内妊娠、胎心胎芽)。
五、其他重要提醒
费用与成功率:试管婴儿费用因方案、用药、地区而异(单次约 3-10 万元),且成功率受年龄、卵巢功能、胚胎质量等因素影响(年轻女性成功率较高,35 岁后明显下降),需做好经济和心理准备。
避免轻信偏方:不盲目尝试 “偏方”“神药”,所有治疗和调理均需在正规生殖中心医生指导下进行。
伴侣支持:丈夫需积极参与,如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精子质量、陪伴妻子复诊、提供情绪支持,夫妻配合能提高过程的顺利度。
总之,试管婴儿的核心是 “遵医嘱、调身心”—— 严格配合医生的诊疗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成功率。如果过程中出现疑问,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切勿自行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