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是指夫妻在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正常性生活超过1年仍未能成功妊娠的现象。

---
二、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
(一)女性因素(占比约30%-40%)
1. 排卵障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早衰、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会导致卵泡发育异常或排卵障碍。 长期压力、过度节食或肥胖也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2. 输卵管问题
输卵管炎症、粘连或阻塞(如盆腔炎后遗症)占女性不孕的20%-30%,阻碍精卵结合。 输卵管积水会改变宫腔环境,影响胚胎着床。 3. 子宫及宫颈异常
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 宫颈黏液异常或宫颈炎会阻碍精子穿透。 4. 免疫因素
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免疫异常可能引发不孕。 (二)男性因素(占比约30%-40%)
1. 精液质量异常
少精症、弱精症、畸形精子症(如头部或尾部畸形)是常见原因,可能与精索静脉曲张、炎或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相关。 2. 性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或逆行等直接影响精子输送。 3. 遗传与染色体异常
克氏综合征、Y染色体微缺失等可能导致无精症或严重少精症。 (三)双方共同因素(占比约20%-30%)
1. 免疫性不孕
夫妻双方可能存在抗精子抗体或抗卵子抗体,干扰受精过程。 2. 性知识缺乏或心理压力
频率不当、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生育。 3. 环境与生活方式
长期接触重金属、辐射、化学毒素,或肥胖、久坐等不良习惯,可能损害生殖系统功能。 ---
三、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的核心知识
(一)适用人群
1. 输卵管堵塞或严重粘连:占试管婴儿适应症的30%-40%。
2. 男性严重少弱精症:如精子浓度\<5×10⁶/ml或前向运动精子\<10%。
3. 反复自然流产或胚胎停育:可能与染色体异常相关。
4. 不明原因不孕:经2年以上常规治疗未孕者。
(二)技术流程与关键步骤
1. 促排卵阶段
通过注射GnRH-a(如达必佳)和FSH(如果纳芬)药物,促使多卵泡发育,以提高成功率。 B超监测卵泡生长及激素水平调整用药,直至卵泡直径达18-22mm。 2. **与取精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同步男方取精(需禁欲3-7天)。 3. 体外受精与胚胎培养
常规IVF:将精卵自然结合,适用于轻度男性不育。 ICSI(单精子注射):针对严重少弱精症,直接将精子注入**。 胚胎培养至第3天(卵裂期)或第5-6天(囊胚期),筛选优质胚胎。 4. 胚胎移植与妊娠确认
选择1-2枚胚胎通过导管植入宫腔,移植后需黄体支持(肌注黄体酮)。 移植后14天查血HCG确认妊娠,成功妊娠后继续保胎至B超见胎心。 (三)成功率与风险
年龄影响:35岁以下成功率约50%-60%,40岁以上降至20%-30%。 多胎妊娠风险:为提高成功率可能移植多枚胚胎,需警惕早产、流产等并发症。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促排卵过程中可能发生,需密切监测。 ---
四、综合建议
1. 病因筛查:建议夫妻双方同时进行精液分析、输卵管造影、激素六项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2. 生活方式调整:戒酒、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每周3次有氧运动)可改善生殖功能。
3. 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正念减压等方式缓解焦虑,提升治疗依从性。
不孕不育的诊疗需个体化方案,结合医学进展(如三代试管PGT技术)与患者实际情况,方能实现生育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