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腔粘连有哪些病因?你知道几个?
2025-05-20 7人浏览
-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的病因主要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有关,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类:
一、宫腔手术操作(最常见病因)
人工流产(刮宫术)
尤其是多次流产或过度刮宫,损伤内膜基底层,导致瘢痕形成。
无痛人流或盲刮(无超声引导)风险更高。
产后或流产后清宫
胎盘残留、不全流产或产后出血后的清宫手术易引发粘连。
妇科手术
子宫肌瘤切除术(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剔除术)。
宫腔镜手术(如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子宫纵隔矫正术)。
剖宫产
剖宫产术中过度搔刮宫腔可能损伤内膜。
二、感染因素
子宫内膜炎
结核性子宫内膜炎(最严重,可导致广泛致密粘连)。
细菌感染(如流产后、产后感染未及时治疗)。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慢性炎症破坏内膜修复)。
宫腔操作后感染
术后卫生不良或器械消毒不彻底引发感染。
三、其他因素
放射治疗(放疗)
盆腔放疗(如宫颈癌治疗)可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和粘连。
先天性子宫畸形
罕见,但某些畸形(如单角子宫)可能增加粘连风险。
子宫动脉栓塞术
影响子宫内膜血供,导致缺血性损伤。
四、高危人群
多次人工流产(尤其是短期内重复手术)。
产后大出血需紧急清宫者。
宫腔手术史(如反复宫腔镜手术)。
结核病史(结核性子宫内膜炎易致严重粘连)。
试管婴儿反复移植失败后频繁宫腔操作者。
五、如何预防宫腔粘连?
减少不必要的宫腔操作
科学避孕(如短效避孕药、避孕环),避免意外妊娠。
选择药物流产或超声引导下清宫,减少盲刮损伤。
术后预防措施
宫腔手术后短期使用雌激素(如补佳乐)促进内膜修复。
术后放置宫内球囊或防粘连凝胶(如透明质酸钠)。
及时治疗感染
流产后/产后出现发热、腹痛、异常分泌物时,需尽早抗炎治疗。
总结
宫腔粘连的主要病因是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常见于宫腔手术(如人流、清宫)和感染(如结核、细菌性子宫内膜炎)。
关键预防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宫腔操作、术后防粘连处理、及时治疗感染。
若出现月经量减少、闭经或不孕,应尽早排查宫腔粘连(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
-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下一篇:宫腔粘连阻断好孕,具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