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子质量差(如少精、弱精、畸精、无精等)会影响自然受孕及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而三代试管婴儿(PGT)可通过技术手段筛选健康胚胎,同时结合精子优化处理、辅助生殖技术等,提高妊娠结局。具体流程和策略如下:
一、先明确精子质量差的原因,针对性改善
在进入试管周期前,需先通过检查明确精子异常的原因,必要时进行预处理,尽可能提升精子质量:
1、排查可逆性因素
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吸烟会导致精子畸形率升高,酗酒影响精子活力)、避免熬夜、减少高温环境(如蒸桑拿、久坐)、远离重金属 / 辐射等有害物质。
基础疾病:如精索静脉曲张(可能导致少弱精,重度者需手术治疗)、内分泌异常(如睾酮低下、甲状腺功能异常,需药物调节)、生殖系统感染(如前列腺炎,需抗炎治疗)。
2、药物辅助改善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E、辅酶 Q10)、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左卡尼汀)、激素调节剂(如克罗米芬)等,部分患者可在 1-3 个月内改善精子活力和数量。
二、精子的获取与优化处理:筛选 “相对优质” 的精子
精子质量差时,需通过特殊技术获取和筛选精子,为后续受精提供基础:
1、精子获取方式
梗阻性无精症:可通过睾丸穿刺(TESA)或附睾穿刺(PESA)获获精子。
非梗阻性无精症:需通过显微获精术(Micro-TESE),在显微镜下寻找睾丸内少量存活的精子(即使只有 1-2 条可用精子,也可能完成试管)。
少精 / 弱精症:通过手淫获精,若精液中精子极少,可离心浓缩精子。
无精症:分为梗阻性(如输精管堵塞)和非梗阻性(如睾丸生精功能障碍)。
2、精子优化技术
密度梯度离心法:通过离心分离出活力高、形态正常的精子,去除死精、畸形精及杂质。
上游法:利用精子的游动能力,让活力好的精子主动游到培养液上层,提高精子质量。
显微操作筛选:对极重度少弱精患者,可在显微镜下人工挑选形态相对正常、活动力强的精子,用于受精。
三、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提高受精成功率
精子质量差时,常规体外受精(精卵自然结合)成功率低,需采用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技术:
ICSI 的优势:无需精子自主游动和穿透卵子,由医生通过显微操作将 1 条精子直接注入**内,强制完成受精,尤其适合严重少精、弱精、畸精或无精(穿刺获获精子)的患者。
注意:ICSI 仅解决受精问题,无法改变精子的遗传物质,若精子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仍可能导致胚胎异常,因此需结合三代试管的 PGT 技术筛选健康胚胎。
四、三代试管婴儿(PGT)的核心作用:筛选健康胚胎
精子质量差常伴随染色体异常风险(如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升高),可能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着床失败或流产。三代试管通过 PGT 检测胚胎的遗传学状态,排除异常胚胎:
1、PGT-A(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
适用情况:精子畸形率高、严重少弱精,或夫妻有反复流产、胚胎停育史。
作用:检测胚胎的 23 对染色体是否存在数目异常(如三体、单体),筛选染色体正常的胚胎移植,降低流产和胎儿畸形风险。
2、PGT-M(针对单基因病检测)
适用情况:若男方携带明确的单基因病突变(如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等),可能通过精子传递给后代。
作用:通过基因测序筛选不携带突变基因的胚胎,避免遗传病传递。
3、胚胎培养策略
建议将受精卵培养至囊胚阶段(第 5-6 天),此时胚胎发育更成熟,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可能自然淘汰,同时囊胚的 PGT 检测准确性更高。
五、移植策略:提高着床成功率
1、胚胎移植数量
精子质量差时,优质胚胎数量可能较少,通常建议移植 1-2 枚筛选后的健康胚胎,平衡成功率与多胎风险(多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2、子宫内膜准备
移植前需通过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建议≥7mm)和血流,若内膜条件差,可通过补充雌激素、宫腔灌注(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方式改善容受性。
3、移植后支持治疗
移植后补充黄体酮(口服、阴道用药或注射)支持黄体功能,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提高着床成功率。
总结
精子质量差的患者做三代试管婴儿的核心流程是:先改善精子质量(必要时穿刺获精)→ 通过 ICSI 技术实现受精→ 培养囊胚并进行 PGT 筛选→ 选择健康胚胎移植。整个过程需结合精子优化、显微受精、胚胎筛选等技术,同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支持,最大程度提高妊娠成功率并降低胎儿异常风险。具体方案需根据精子异常的严重程度(如轻度少弱精 vs 无精症)和夫妻双方的遗传学背景,由生殖中心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