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目录导航

查看更多

做三代试管婴儿降调之后要做什么?

在三代试管婴儿(PGT)治疗中,降调是促排卵前的关键步骤(目的是抑制垂体功能,避免自发排卵,为后续促排提供更稳定的激素环境)。降调完成后,需按流程进入下一阶段,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2025-07-25 文章来源来源: 文章浏览量0 浏览

在三代试管婴儿(PGT)治疗中,降调是促排卵前的关键步骤(目的是抑制垂体功能,避免自发排卵,为后续促排提供更稳定的激素环境)。降调完成后,需按流程进入下一阶段,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降调后的核心步骤:促排卵准备与启动

1、复查评估,确认降调成功

卵巢内卵泡大小均一(直径<5mm),无优势卵泡(避免提前成熟);

子宫内膜厚度较薄(通常<5mm);

激素水平达标:LH<5IU/L,FSH<5IU/L,E₂<50pg/ml(提示垂体功能被有效抑制)。

检查项目:降调结束后(通常在注射降调药物 14-21 天左右),需通过阴道 B 超和性激素六项(重点看促黄体生成素 LH、促卵泡生成素 FSH、雌二醇 E₂)评估降调效果。

成功标准:

若未达标:医生可能会调整降调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直至达到降调标准。

2、启动促排卵,个性化用药

降调成功后,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卵巢储备功能(如 AMH 值、基础窦卵泡数)、体重等,制定个性化促排卵方案,开具促排卵药物(如果纳芬、普丽康、尿促性素等)。

用药方式:通常为皮下注射(部分为肌肉注射),需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和时间用药(如每天固定时间注射,避免漏打或剂量错误)。

注意事项:促排卵药物需冷藏保存(具体看说明书),注射时注意消毒,避免感染;若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警惕卵巢过度刺激风险)。

二、促排卵期间的监测与调整

促排卵过程需动态监测卵泡发育,确保药物效果并避免并发症,具体如下:

1、定期 B 超监测:

首次监测通常在促排卵用药 3-5 天后,之后根据卵泡生长速度调整监测频率(一般每 2-3 天一次,后期可能每天一次)。

重点观察:卵泡数量、大小(当主导卵泡直径达 12-14mm 时,进入快速生长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

2、性激素检测:

同步监测雌二醇(E₂)、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水平,判断卵泡成熟度及是否存在提前排卵风险。

例如:E₂水平随卵泡成熟逐渐升高(每个成熟卵泡约贡献 200-300pg/ml E₂),若 E₂过高(如>5000pg/ml),需警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3、调整用药方案:

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促排卵药物的剂量或种类(如卵泡生长过慢可增加剂量,过快则可能减少剂量),确保卵泡同步发育,获取数量适中、质量良好的卵子。

三、促排卵后期:确定获卵时间

当监测发现至少 3 个以上主导卵泡直径达 18-20mm(成熟卵泡标准),且性激素水平匹配时,医生会安排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即 “夜针”。

夜针作用:促进卵泡最终成熟(**减数分裂完成),为获卵做准备。

注射时间:精确到分钟(如晚上 8 点注射),需严格遵守(过早或过晚可能影响卵子成熟度和获卵效果)。

获卵安排:夜针注射后 34-36 小时进行获卵手术(如夜针在周三晚 8 点注射,周五上午 8-10 点获卵)。

四、降调后至获卵前的生活注意事项

1、饮食与作息:

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高蛋白(如鸡蛋、牛奶、鱼虾)、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杂粮),避免辛辣、生冷及易过敏食物;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熬夜可能影响激素水平),保证每天 7-8 小时睡眠。

2、运动与情绪:

促排卵期间可适当散步(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防止卵巢扭转(尤其卵泡较多时);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情绪波动可能影响激素分泌),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调节。

3、其他禁忌:

避免性生活(尤其促排卵后期,防止卵泡破裂或感染);

不随意服用药物(包括中药、保健品),若生病需及时告知医生,在指导下用药。

总结

降调后的核心流程是 “促排卵→监测→获卵”,每一步都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通过定期检查动态调整方案,以获取优质卵子。此阶段的关键是 “精准用药 + 密切监测 + 健康管理”,为后续的卵子受精、胚胎培养及 PGT 筛查奠定基础。若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与生殖中心沟通,避免因疏忽影响治疗效果。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qm120.com/pgd/b277874.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