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试管婴儿(PGD/PGS)的流程在一代 / 二代试管基础上增加了胚胎遗传学检测环节,整体流程更复杂,周期更长(约 2.5~3 个月)。以下是详细步骤分解:
一、前期检查与评估(1~1.5 个月)
目的:明确是否符合三代试管指征,评估夫妻身体条件,制定方案。
1、双方基础检查:
女方:妇科超声(查子宫 / 卵巢情况)、性激素六项(评估卵巢功能)、AMH(抗苗勒氏管激素,判断卵子储备)、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 等)、甲状腺功能、染色体核型分析。
男方:精液常规(精子数量、活力、畸形率)、传染病筛查、染色体核型分析(若有严重少精 / 遗传病史,需加做 Y 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2、遗传相关特殊检查(核心):
若怀疑单基因病(如地贫、白化病),需做基因测序,明确致病基因位点;
若有反复流产 / 染色体异常史,需进一步做染色体片段分析(如 CNV-seq)。
3、证件准备:
国内需提供结婚证、身份证,部分医院需遗传诊断证明(如携带致病基因的报告)。
二、促排卵与获卵(约 1 个月)
1、制定促排卵方案:
医生根据女方年龄、卵巢功能(如 AMH 值、基础卵泡数)制定方案(如长方案、短方案、拮抗剂方案等),目的是促使多个卵泡同步发育(而非越多越好,理想 8~15 个)。
2、促排卵用药与监测:
每天注射促排卵药物(如促卵泡素),持续 8~12 天;
定期做阴道超声 + 性激素检测(如雌激素、黄体生成素),观察卵泡大小和数量,调整用药剂量。
3、打 “夜针” 与获卵:
当主导卵泡直径达 18~22mm 时,注射 HCG(“夜针”),促使卵子成熟;
36 小时后,在麻醉下经阴道超声穿刺获卵(10~15 分钟,术后休息 1~2 小时),男方同步取精(若取精困难,可提前冻存精子)。
三、胚胎培养与遗传学检测(约 1~2 周)
1、受精与胚胎培养:
精子优化处理后,与卵子在培养皿中结合(一代 IVF),或直接将单个精子注入卵子(二代 ICSI,适用于男方精子差);
受精卵培养至第 3 天(卵裂期胚胎)或第 5~6 天(囊胚,更成熟,检测准确性更高)。
2、胚胎活检:
从胚胎中取出 1~2 个细胞(卵裂期取 1 个,囊胚取 3~5 个滋养层细胞,不影响胚胎发育)。
3、遗传学检测(PGD/PGS):
PGS(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检测胚胎染色体数目是否正常(如 21 三体、18 三体等),适用于高龄、反复流产 / 移植失败;
PGD(胚胎植入前单基因病诊断):针对已知致病基因(如地贫基因),筛选不携带突变的胚胎,适用于遗传病史家庭;
检测周期约 7~14 天,等待结果(可能出现部分或全部胚胎异常,无可用胚胎的情况)。
四、胚胎移植(获卵后 2~6 周)
1、子宫内膜准备:
获卵后,女方可能需用黄体酮等药物调理子宫内膜(厚度需达 7~12mm,血流丰富),为胚胎着床做准备。
2、移植手术:
选择 1~2 个优质胚胎(染色体正常),通过细导管经宫颈放入子宫腔内(5~10 分钟,无麻醉,轻微不适);
若有剩余正常胚胎,可冷冻保存(供后续移植用)。
五、移植后验孕与保胎(约 2 周)
1、黄体支持:
移植后每天注射 / 口服黄体酮(如地屈孕酮),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支持胚胎着床。
2、验孕:
移植后第 14 天,抽血查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确认是否怀孕;
若怀孕,继续保胎至孕 10~12 周(胎盘形成后逐渐停药);若未怀孕,与医生沟通下一步方案(如调整移植时间、解冻剩余胚胎等)。
六、后续产检
怀孕后需按正常孕妇流程进行产检(如 NT 检查、唐筛、无创 DNA、羊水穿刺等),三代试管虽降低遗传风险,但不能完全替**检。
关键注意事项
整个流程需夫妻双方配合,保持良好心态(焦虑可能影响成功率);
促排卵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费用较高(单周期 5~10 万),且可能因胚胎检测失败需多次尝试,需提前做好经济准备。
建议选择正规生殖中心,全程遵循医生指导,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流程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