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

持续性耳鸣

时间:2025-10-20 16:34:00

在日常生活中,持续性耳鸣就像一个不速之客,悄然闯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诸多困扰。它可能持续不断地在耳边嗡嗡作响,让人心烦意乱,甚至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的质量。那么,持续性耳鸣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又该如何应对和预防呢?接下来,我们同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医生一起深入探讨。

持续性耳鸣的常见成因

耳部疾病因素

‌外耳道疾病‌:外耳道如果被耵聍栓塞,也就是耳屎堆积过多堵住了外耳道,或者有外耳道异物进入,就可能影响声音的正常传导,从而引发耳鸣。另外,外耳道炎也会导致外耳道皮肤肿胀、充血,兴奋听觉神经,产生耳鸣症状。比如,有些人在游泳后没有及时清理耳朵,导致污水滞留引发外耳道炎,就可能出现耳鸣。‌中耳疾病‌:中耳炎是引起持续性耳鸣的常见原因之一。当鼓膜发生穿孔、中耳腔内有积液或者中耳胆脂瘤形成时,会干扰中耳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声音的传递和放大,进而导致耳鸣。例如,儿童由于抵抗力较弱,容易患上急性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发展为慢性中耳炎,引发持续性耳鸣。‌内耳疾病‌:梅尼埃病是一种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患者除了会出现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外,耳鸣也是常见的表现之一。此外,耳蜗病变、听神经瘤等内耳疾病也会破坏听觉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起持续性耳鸣。

全身性疾病因素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会影响耳部的血液供应。当耳部血管狭窄、血流不畅时,会导致耳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产生耳鸣。而且,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耳鸣往往与心跳节律一致,呈现出搏动性耳鸣的特点。‌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内分泌疾病,会影响人体的代谢和激素水平。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导致耳部神经和血管的功能紊乱,引发耳鸣。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代谢加快,可能会出现心慌、手抖、耳鸣等症状。‌神经系统疾病‌:脑供血不足、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会损伤听觉神经通路,影响声音的感知和传导,导致耳鸣。这些疾病引起的耳鸣通常较为严重,且可能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肢体无力等。

药物副作用因素

某些药物具有耳毒性,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会损伤听觉系统,引起耳鸣。常见的耳毒物包括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某些抗癌药物等。例如,一些患者在使用庆大霉素治疗感染时,可能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耳毒性反应。

心理与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好心理状态,会导致体内神经递质失衡,影响听觉神经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耳鸣。比如,一些职场人士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就容易出现耳鸣症状。‌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如工厂、建筑工地、迪厅等,会对耳部造成损伤。噪音会过度兴奋听觉细胞,导致其疲劳甚至死亡,进而引起耳鸣。此外,突然的强噪音兴奋,如爆炸声、炮声等,也可能造成耳部的急性损伤,引发耳鸣。

持续性耳鸣的应对方法

及时就医检查

当出现持续性耳鸣时,首先要及时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全面检查。医生会通过耳部检查、听力测试、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方法,确定耳鸣的病因。只有明确了病因,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例如,如果是外耳道耵聍栓塞引起的耳鸣,医生可以通过冲洗外耳道的方法将耵聍取出,耳鸣症状通常会立即缓解。

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由于耳部炎症引起的耳鸣,医生会根据炎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开具相应的抗生素、抗病物或消炎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对于急性中耳炎引起的耳鸣,可以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药物‌:一些改善耳部微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尼莫地平等,可以扩张耳部血管,增加耳部的血液供应,改善耳部组织的营养状况,从而缓解耳鸣症状。‌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药物,可以促进听觉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对神经性耳鸣有一定的治果。

心理治疗

对于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耳鸣,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缓解耳鸣症状。例如,认知行为可以帮助患者改变对耳鸣的错误认知和过度关注,使其能够以更主动的心态面对耳鸣。

声音治疗

声音治疗是一种通过外界声音来掩盖耳鸣声音的方法。可以使用耳鸣掩蔽器、助听器等设备,发出与耳鸣频率相近但强度更大的声音,使患者感觉不到耳鸣的存在。此外,也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自然声音(如海浪声、鸟鸣声)等,来分散注意力,减轻耳鸣带来的困扰。

持续性耳鸣的预防措施

保护耳部健康

‌避免噪音暴露‌:尽量减少在噪音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如果需要处于噪音环境中,要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例如,在工厂工作的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合格的耳塞,以降低噪音对耳部的损伤。‌正确使用耳机‌:使用耳机时要注意音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来说,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音量不要超过较大音量的60%。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耳机,以免不自觉地调高音量。‌预防耳部疾病‌:注意耳部卫生,不要随意掏耳朵,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主动治疗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防止炎症蔓延至耳部。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保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鱼类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兴奋性食物,以及过多的和酒精,这些物质可能会加重耳鸣症状。‌适量运动‌: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对预防耳鸣有一定的帮助。每周至少进行3 - 5次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 - 8小时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影响耳部的正常功能。

管理心理压力

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保持主动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运动、旅游、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如果心理压力过大,无法自行调节,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医生温馨提示:持续性耳鸣虽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只要我们了解其成因,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