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5%

10%。(一)临床表现
1. 月经紊乱
多数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从原本规律的2830天,可能延长到35天以上,甚至数月不来月经,出现闭经现象。这是因为PCOS患者体内激素失衡,雄激素水平升高,促性腺激素比例失调,影响了卵泡的正常发育和排卵。2. 高雄激素表现
多毛是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上唇、下颌、周围、下腹正中线等部位出现毛发增多、增粗的现象。这是因为雄激素水平过高,刺激了毛囊的生长。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痤疮,尤其是面部、颈部、胸部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这是由于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导致毛囊堵塞和炎症反应。3. 肥胖
大约50%70%的PCOS患者存在肥胖问题,多为腹部肥胖。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会使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刺激卵巢分泌更多雄激素,形成恶性循环。4. 不孕
由于排卵障碍,PCOS患者受孕难度增加。正常情况下,女性每个月会有一个成熟卵泡排出,而PCOS患者的卵泡往往不能发育成熟或者不能按时排出,使得精子难以与卵子结合,从而导致不孕。(二)诊断标准
1.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可以通过月经史、基础体温测定、B超监测卵泡发育等方法来判断。如果患者月经周期不规律,且连续多个周期监测不到优势卵泡发育和排卵,就符合这一标准。2. 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临床症状如多毛、痤疮等结合血液中睾酮、雄烯二酮等雄激素水平升高,或者游离睾酮指数升高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3. 卵巢多囊样改变
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一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ml。通常需要综合以上三项中的两项,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库欣综合征等,才能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对措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 饮食控制
对于PCOS患者来说,饮食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建议采用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物(如糙米、燕麦等)。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取,如油炸食品、甜品、腌制食品等。因为高糖和高脂肪食物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影响激素平衡。采用低升糖指数(GI)的饮食模式,这种饮食可以使血糖缓慢上升,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例如,将白米饭换成糙米饭,白面包换成全麦面包等。2. 运动锻炼
规律的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激素水平。适合PCOS患者的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表现为运动时心跳加快、微微出汗,但仍能正常交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可以增加肌肉量。肌肉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从而改善肥胖状况。建议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每次20 - 30分钟。(二)药物治疗
1. 调节月经周期
对于月经紊乱的患者,可以使用短效避孕药来调节月经周期。常见的短效避孕药有达英35、优思明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雄激素水平,同时模拟正常的月经周期,使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预防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并发症。也可以使用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如地屈孕酮等。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不愿意使用短效避孕药或者有使用禁忌证的患者。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一般是月经第1625天)服用孕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转化,然后停药引起撤退性出血,恢复月经周期。2. 降低雄激素水平
螺内酯是一种常用的降低雄激素的药物。它可以竞争性抑制雄激素受体,从而减少雄激素的作用。但是螺内酯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月经紊乱、胀痛、多尿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环丙孕酮也是降低雄激素的有效药物,常与炔雌醇组成复方制剂(达英35)使用,除了降低雄激素外,还能调节月经周期。3. 改善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是治疗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常用药物。它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还可以间接改善高雄激素状态和排卵功能。二甲双胍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增加剂量,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但大多数患者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可以逐渐耐受。4. 促排卵治疗
当患者有生育要求时,在调整生活方式和纠正内分泌紊乱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促排卵治疗。常用的促排卵药物有克罗米芬、来曲唑等。克罗米芬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作用,促使垂体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从而刺激卵泡发育。来曲唑是一种新型的促排卵药物,它的促排卵效果与克罗米芬相当,但多胎妊娠率相对较低,副作用也相对较少。在促排卵过程中,需要通过B超监测卵泡的发育情况,根据卵泡的大小、数量和激素水平调整促排卵药物的剂量,以提高受孕的成功率,同时避免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三、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试管婴儿(IVF)
1. 适用情况
对于经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后仍然自然受孕的PCOS患者,试管婴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助孕手段。尤其是那些存在严重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不孕(如输卵管堵塞)或者男方存在不育因素(如少弱精症)的PCOS患者。2. 前期准备
在进行试管婴儿之前,PCOS患者同样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性激素六项、AMH(抗苗勒氏管激素)、B超检查卵巢储备功能、血糖、胰岛素等检查,以评估身体状况。也要继续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控制体重、改善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因为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由于PCOS患者往往存在激素失衡的情况,在试管婴儿促排卵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预处理。例如,通过使用达英35等短效避孕药调整月经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使卵巢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后再进行促排卵治疗。3. 促排卵方案选择
对于PCOS患者,常规的试管婴儿促排卵方案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为PCOS患者的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比较敏感,在促排卵过程中容易出现多卵泡发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风险。常用的促排卵方案有拮抗剂方案、温和刺激方案等。拮抗剂方案是在促排卵过程中使用拮抗剂来抑制LH(黄体生成素)峰的过早出现,防止卵泡过早黄素化,这种方案相对灵活,可以根据卵泡的发育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风险。温和刺激方案则采用较低剂量的促性腺激素,以减少对卵巢的过度刺激,适合那些卵巢储备功能较好但容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的PCOS患者。4. 胚胎移植与妊娠结局
在胚胎移植方面,PCOS患者与普通不孕患者类似。可以选择新鲜胚胎移植或者冻融胚胎移植。由于PCOS患者的内膜容受性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在胚胎移植前可能需要对内膜进行评估和相应的调理。PCOS患者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获得妊娠的成功率与其他不孕患者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如果能够在进行试管婴儿之前有效地改善生活方式、纠正内分泌紊乱,并且选择合适的促排卵方案和胚胎移植策略,将有助于提高妊娠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多囊卵巢综合征虽然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疾病,但通过综合的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试管婴儿技术等,许多患者都能够实现生育愿望或者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