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作为国内试管婴儿技术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有生育需求的家庭。行业内鱼龙混杂,部分不法机构利用信息差和患者焦虑心理设下骗局。结合深圳地区近年曝光的多起案例及行业调查,以下总结五大常见骗术及防骗指南,帮助消费者规避风险。
一丶夸大成功率与虚假宣传
骗术特征:
宣称“成功率90%以上”“”等远超行业标准的数据,甚至编造“高龄成功率高的”等虚假案例吸引客户。实际上,试管婴儿成功率受年龄(如35岁以上女性成功率显著下降)、卵巢功能、胚胎质量等综合因素影响,正规三甲医院公布的临床妊娠率普遍在40~60%之间。部分机构通过PS伪造检测报告、虚构患者案例,甚至在社交媒体雇佣水军刷好评,制造口碑假象。
防骗建议:
1. 核查数据来源:要求机构提供相关部门备案的年度成功率报告,对比《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等权威期刊公布的行业平均数据。
2. 案例验证:对机构展示的成功案例,可通过要求查看医疗记录原件、联系案例当事人等方式核实真实性。
3. 警惕绝对化承诺:任何声称“100%成功”“无效退款”的机构均涉嫌违规,生育医学存在天然不确定性,正规机构会明确告知风险。
二丶隐性收费与合同陷阱
骗术特征:
以“特惠套餐5万元全包”等低价噱头引流,却在促排药物、胚胎冷冻、染色体筛查等环节追加费用。有患者反映最终支出高达初期报价的3倍。合同条款中暗藏“胚胎培养失败不退款”“强制购买指定药品”等霸王条款,甚至使用模糊表述规避责任,如“基础服务费”不包含必要医疗步骤。
防骗建议:
1. 明细费用清单:签订合同前要求机构出具涵盖促排卵、**、胚胎培养、移植、冷冻等全流程的详细报价单,注明品牌药与仿制药的价格差异。
2. 法律审查:聘请专业律师审核合同,特别关注退款条件、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条款。部分正规机构会采用相关部门备案的标准合同模板。
3. 分阶段付费:拒绝一次性支付全款,选择按治疗阶段付费(如促排期30%、移植期50%),降低资金风险。
三丶资质造假与非法行医
骗术特征:
伪造《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许可证》等资质文件,或租用过期证照经营。更有机构雇佣无辅助生殖从业资格的“影子医生”,在**、移植等关键环节由非专业人员操作,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感染等医疗事故频发。2025年深圳相关部门通报的“博爱助孕中心”案件显示,其主诊医生实为某民营医院退休护士,使用已注销的医师执业证书行骗。
防骗建议:
1. 官网核验:通过“国内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医疗机构查询”入口验证机构资质,确认其具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执业许可。
2. 医师资格核查:要求查看医生执业证书原件,并登录“国内医师执业注册信息查询平台”核对注册信息与执业范围。
3. 设备审查:实地考察实验室是否配备合法的胚胎培养箱、显微操作仪等设备,要求出示医疗器械注册证。
四丶情感操控与虚假紧迫感
骗术特征:
利用大龄女性生育焦虑,制造“最后一次机会”“下周涨价”等话术催促签约。部分机构伪造AMH(抗缪勒管激素)检测报告,夸大卵巢早衰风险,诱导患者选择高价套餐。更有甚者冒充“心理咨询师”进行PUA式营销,贬低客户身体状况以推销附加服务。
防骗建议:
1. 独立医学检查:在第三方三甲医院重新检测基础卵泡数、激素六项等关键指标,对比机构提供的数据差异。
2. 设立决策冷静期:拒绝当场签约,将机构提供的方案带回家与家人商议,或通过“好大夫在线”等平台咨询公立医院专家意见。
3. 警惕限时优惠:正规机构促销活动通常持续1个月以上,所谓“当日有效”折扣多为逼单套路。
五丶技术造假与违规操作
骗术特征:
声称掌握“三代试管性别xz”“卵子活化专利技术”等国内明令禁止的服务。部分机构使用未经验证的培养液、药物,或违规实施双胚胎移植(增加成功率但易导致多胎妊娠风险)。2025年深圳查处的“新生殖中心”即存在非法使用未经批准的胚胎基因编辑试剂案件。
防骗建议:
1. 技术合规性核查:我国仅允许三代试管用于单基因遗传病筛查,若机构声称可进行非医学需要的,可直接向相关部门举报。
2. 药品溯源:要求查看促排药物的进口报关单、药监码,拒绝使用无中文标识的“水货”药物。
3. 操作透明度:要求通过视频监控观察胚胎培养过程(部分高端机构已开放可视化实验室),确保卵子与胚胎不被调换。
综合防骗策略
1. 选择公立医院或上市医疗集团: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等相关部门公示的正规机构,避免轻信“私立高端诊所”。
2. 加入患者互助社群:“试管婴儿吧”“深圳妈妈网”等论坛有大量真实治疗经历分享,可识别机构套路。
3. 保留证据依法维权:妥善保存聊天记录、付款凭证、医疗文书,遭遇欺诈时可向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0755~12345)或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
数据支撑:根据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2025年报告,试管婴儿相关投诉中,虚假宣传占比37%、隐性收费29%、医疗事故18%,选择合规机构可将受骗风险降低76%。牢记“三查三不”——查资质、查医生、查合同;不迷信成功率、不轻信低价、不冲动决策,方能守护生育梦想与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