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的曙光2025年:人造子宫普及的可行性探讨与未来展望

2024-09-02 编辑图标来源: 文章浏览量173 浏览

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婴儿被放在一个机器中,脱离母体进行发育,这个情节引起了医学家们的注意,进而第一次提出了“人造子宫”的概念,此后许多生物、医学家就这个新概念开始了实验和研究。一年前的荷兰的Máxima医疗中心,首次向人们展示了最新研发的人造子宫模型及概念,研究团队称有望在2025年前完成相关试验并制造出人造子宫的原型。

到婴儿被放在一个机器中是人造子宫

人造子宫是否会在2025年普及

其实,人造子宫的概念最早在1924年就由英国的科学家Haldane提出了,她当时提出的是体外生育理念,并预测到2074年时,全球约有70%的婴儿是通过这项技术生育的。尽管有无数的科学家、生物学家、医学家们投入到了实验和研究中,然而人造子宫至今仍未普及。至于Máxima医疗中心所提出的2025年普及人造子宫的目的,后面仍跟着一个代表疑问的问号。

人造子宫不一定会在2025年普及

人造子宫这项技术对于人类来说短期是可能实现的概率不大,2025年实现已基本不可能,因为人造子宫始终是模仿女性子宫,需要具备内膜、胎盘、羊水、温度调节、外部刺激、微生物刺激六个部分,而这六个部分涵盖了受精卵从着床到孕育的阶段,现阶段的人造子宫很显然并不能跨越整个过程。

总之,尽管人造子宫能够解决不孕不育患者的生育难题,但距离用于人类婴儿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现阶段的人造子宫使用的是羔羊作为实验体,与人类的构造可谓是天差地别,而在使用到人类身上前,还需要对灵长类动物进行实验,所以2025年普及并不可能。

人造子宫2025年普及的难点

人造子宫对于人类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放女性,推动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平等,而且还能解决全球约4000万对夫妇的不孕不育烦恼。虽然如今各国有各种科研**拨款支持仿生学的研究,但距离人造子宫上市仍有一定时间,2025年短期内普及是无法实现的,其难点如下:

羔羊在人造子宫内的存活率只有87.5%

1、实验结果不理想

最新的人造子宫为EVE平台,测试对象为羔羊,其存活率只有87.5%,而且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例如部分羔羊出现了肾积水伴膀胱扩张、脑损伤、肝功能障碍等症状;

2、不同胎儿具有差异性

不同周龄的胎儿大小和发育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对于较小的婴儿不会抽取过多的血液,人造子宫也就无法连接婴儿,因为婴儿越小,其血管就越小,也就无法稳定插管,简单说就是婴儿血管的直径限制了人造子宫的发展;

3、无法模拟完整生育过程

胚胎在人类子宫中发育时,除了需要营养物质以外,还需要子宫提供以下必要的刺激,才能激活胎儿的本能反应,而如今的人造子宫只能在孕育的最后阶段发挥作用,并不能从头到尾的孕育一个胎儿。

总之,人造子宫的普及必然需要经历伦理和法律的允许,每个国家的法律和国情不同,在比较开放的西方,人造子宫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更何况是作为传统国家的我们了,所以距离人造子宫的问世和普及仍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qm120.com/pgd/n21037.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图标

相关推荐

RELATE

随着不孕不育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夫妻选择试管婴儿(IVF)技术助孕。广州作为中国南方医疗中心,拥有多家

在盐城这座充满活力的滨海城市,越来越多家庭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T)点亮了生育的希望灯火。当胚胎植

2025年贵阳三代试管医院最新排名汇总,附成功率对比表,成为众多不孕不育家庭关注的焦点。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

引言:生命的微光,藏在选择的勇气里 在贵阳这座被誉为“西南医疗明珠”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特殊群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