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昆明正规生殖中心进行三代试管婴儿助孕时,子宫内膜的评估是胚胎移植前的关键环节,其标准主要围绕厚度、形态、容受性及有无病变四个核心维度展开,最终目标是确保子宫内膜处于最适合胚胎着床的“种植窗期”。
一、核心标准1:子宫内膜厚度——“土壤”的基础厚度
子宫内膜厚度是评估容受性最直观的指标,直接反映内膜的增殖状态和血供情况,移植当日的理想厚度为8-12mm。
二、核心标准2:子宫内膜形态——“土壤”的质地与状态
通过B超(尤其是经阴道超声)观察内膜的回声特征,可分为A、B、C三型,其中A型和B型为移植的理想形态。
三、核心标准3:子宫内膜容受性——“土壤”的“接收能力”
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着床的能力,除厚度和形态外,还需结合激素水平、血流状态等综合评估:
1、激素水平匹配:内膜厚度需与雌激素(E2)、孕酮(P4)水平同步。例如,内膜厚度8mm时,E2需达到200-500pg/mL(维持内膜增殖),移植前P4需>5ng/mL(提示内膜已从“增殖期”转为“分泌期”,进入种植窗期)。
2、血流灌注良好:通过超声多普勒检测子宫内膜下血流(如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若RI<0.8、PI<2.0,提示血流丰富,容受性佳;若血流稀疏、阻力过高,即使厚度达标,着床率也会下降。
四、核心标准4:无子宫内膜病变——“土壤”无“杂质”与“病害”
即使厚度和形态达标,若存在内膜病变,仍需先治疗再移植,常见禁忌病变包括:
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提示内膜内高回声结节,可能影响胚胎着床位置;
宫腔粘连:内膜连续性中断、局部变薄,导致“土壤缺损”,需宫腔镜分离;
子宫内膜炎:内膜回声不均、伴随盆腔积液,需抗感染治疗;
粘膜下子宫肌瘤/肌壁间肌瘤(>3cm且突向宫腔):压迫内膜,改变宫腔形态。
总结
昆明正规生殖中心对三代试管婴儿内膜的核心标准可概括为:厚度8-12mm、形态A/B型、无器质性病变、激素与血流匹配。临床中,医生会通过“B超监测(厚度+形态+血流)+激素抽血(E2+P4)+病史排查”进行多维度评估,若暂不达标(如内膜薄、形态C型),会通过以下方式调理:
药物治疗:口服/阴道用雌激素(如戊酸雌二醇)增厚内膜,或用阿司匹林改善血流;
物理治疗:如宫腔灌注(改善局部微环境);
手术治疗:宫腔镜下息肉摘除、粘连分离等。
待指标符合标准后再安排移植,以最大限度提高胚胎着床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