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滁州进行三代试管婴儿助孕过程中,获卵后若出现血栓,属于需要高度重视的并发症,需及时干预以避免严重后果。以下从成因、症状、处理及预防等方面详细说明:
一、获卵后易形成血栓的原因
获卵后血栓风险升高,主要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密切相关:
促排卵药物导致多个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骤升,会增加血液凝固性;
OHSS 引发的体液外渗(腹水、胸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速度减慢;
卵巢增大可能压迫盆腔血管,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形成血栓(常见于下肢静脉、盆腔静脉,少数可能累及肺栓塞等致命部位)。
二、血栓的典型症状(需警惕)
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状存在差异,常见表现包括:
下肢静脉血栓:单侧腿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按压小腿肌肉有压痛,站立或行走时症状加重;
盆腔静脉血栓:下腹部隐痛、坠胀,可能伴随腰部酸痛,部分患者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
严重风险(肺栓塞):突发胸闷、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若出现需立即就医(死亡率较高)。
三、一旦出现血栓,需立即采取的措施
1、紧急就医,明确诊断
医生会通过下肢血管超声、盆腔 CT 血管造影(CTA)、D - 二聚体检测(血栓标志物)等检查确认血栓位置和范围,避免延误治疗。
2、抗凝治疗(核心措施)
首选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皮下注射,抑制血栓扩大并预防新血栓形成,通常需持续用药至血栓溶解或风险解除(具体疗程根据血栓严重程度而定);
若血栓严重(如广泛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可能需住院治疗,必要时使用溶栓药物(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
3、对症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
抬高患肢(下肢血栓时),促进血液回流;
补充液体,纠正血液浓缩(若合并 OHSS),改善血流动力学。
4、调整试管周期计划
若血栓发生在获卵后、胚胎移植前,需暂停移植,待血栓治愈、身体状态稳定后,再评估是否进行冻胚移植;
若已怀孕后出现血栓,需在产科与生殖科医生联合指导下进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相对安全)。
四、血栓的预防措施(关键在于降低 OHSS 风险)
1、控制促排卵强度: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卵巢功能、既往病史,合理制定促排卵方案,避免获卵过多(通常建议获卵数≤15 个),减少 OHSS 发生基础。
2、监测与干预高风险人群:对有血栓病史、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高龄、长期卧床等患者,获卵后可能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降低血栓风险。
3、生活方式调整:获卵后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适当下床慢走(促进血液循环);多饮水,维持血容量,避免血液浓缩;穿宽松衣物,避免下肢受压。
总结
滁州三代试管婴儿获卵后出现血栓,多与 OHSS 导致的血液高凝、血流缓慢相关,需及时通过抗凝治疗、对症处理控制病情,同时暂停胚胎移植以保障患者安全。预防的核心是降低 OHSS 风险,患者需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下肢肿胀、胸闷等),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尽早干预,避免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