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的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多毛、痤疮、肥胖及不孕等症状。以下从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等方面综合阐述治疗方案:
---
一、生活方式调整:治疗基石
1. 饮食与运动干预
肥胖是PCOS的重要诱因之一,约50%-70%患者存在超重或肥胖。
2. 心理与行为调节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PCOS患者中高发,需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压力管理等方式改善心理状态,必要时联合抗抑郁药物。
---
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1. 调节月经周期
2. 改善代谢异常
3. 促排卵治疗
---
三、手术治疗:特定人群选择
1.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
适用于CC抵抗、LH/游离睾酮水平升高者,通过破坏部分卵巢组织降低雄激素,恢复排卵率约50%-70%。但术后粘连风险较高,现应用减少。
2. 卵巢楔形切除术
已基本淘汰,仅用于其他治疗无效的重度高雄激素血症患者。
---
四、辅助生殖技术(ART):终末手段
1.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适用于药物促排卵失败、输卵管阻塞或合并其他不孕因素者。需通过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获取多个卵子,体外受精后选择优质胚胎移植。
2.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针对合并男性严重少弱精症者,直接将精子注入卵子完成受精。
---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互补
中医认为PCOS与肾虚、痰湿、血瘀相关,通过补肾活血、化痰祛湿中药(如苍附导痰丸、定坤丹)调节内分泌,配合针灸、耳穴压豆等外治法改善排卵。
---
六、长期管理与个体化方案
PCOS需终身管理,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年轻患者以调整月经、保护内膜为主,育龄期重点解决生育问题,绝经后需防范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需多学科协作,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药物对症治疗为核心,手术及ART为补充,辅以心理支持与长期随访。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与医生密切配合,方能有效控制病情并实现生育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