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性闭经是指由于卵巢本身功能异常或结构缺陷导致的闭经,属于妇科内分泌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其核心机制在于卵巢正常分泌性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或卵泡发育障碍,导致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根据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先天性因素:
Turner综合征:染色体异常(如45,XO)导致卵巢发育不全,患者表现为原发性闭经、身材矮小、颈蹼等特征。 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性腺未正常分化,可能伴随其他器官畸形。 2. 卵巢功能早衰:
女性在40岁前绝经,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疾病(如甲状腺炎)或医源性损伤(放疗、化疗)有关。 3. 卵巢病变: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雄激素水平升高,卵泡发育受阻,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伴多毛、肥胖等症状。 卵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分泌雌激素)、母细胞瘤(分泌雄激素),可能抑制排卵或干扰性激素平衡。 4. 其他因素:
卵巢手术切除、感染(如卵巢炎)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导致卵巢功能减退。 --
卵巢性闭经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 症状表现:
原发性闭经:年龄超过16岁无月经初潮,或14岁无第二性征发育。 继发性闭经:曾有正常月经,但停经超过6个月或3个周期以上。 伴随症状包括不孕、潮热、盗汗(雌激素缺乏)、多毛或痤疮(雄激素过高)等。 2. 诊断方法:
激素检测:测定FSH、LH、雌激素水平。卵巢早衰患者FSH常>40 U/L。 影像学检查:超声观察卵巢形态及卵泡数量,排除多囊卵巢或肿瘤。 染色体分析:排查Turner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 孕激素试验:肌注黄体酮后观察是否出血,判断闭经是否因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 --
卵巢性闭经与生育:试管婴儿的可行性
卵巢性闭经患者因排卵障碍或卵泡储备不足,自然受孕概率极低,但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仍有可能实现生育。关键要点:
1. 卵巢储备评估:
有卵泡型闭经(约占5%):卵巢内仍有少量卵泡,可通过促排卵药物刺激卵泡发育,获取成熟卵子进行体外受精。 无卵泡型闭经(如卵巢早衰):需依赖*卵试管婴儿(IVF-ET),即使用**者的卵子与配偶精子结合。 2. 技术选择与挑战:
促排卵方案:对于卵巢功能减退者,需个体化调整促排方案,避免过度刺激卵巢。 卵子质量:年龄增长和卵巢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卵子染色体异常率升高,需通过胚胎遗传学筛查(PGT-A)提高成功率。 成功率因素:卵巢储备(AMH值)、年龄、子宫环境等均影响试管结局。研究表明,卵巢早衰患者通过*卵试管的成功率可达40%-50%。 3. 与心理准备:
*卵涉及问题,需充分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建议配合心理咨询以缓解焦虑。 --
卵巢性闭经的综合管理建议
1. 病因治疗:
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通过二甲双胍改善代谢,或手术切除卵巢肿瘤。 2. 激素替代疗法(HRT):
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缓解低雌激素症状(如潮热、骨质疏松),但需排除禁忌证(如乳腺癌史)。 3. 生活方式干预:
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限酒,有助于改善卵巢功能。 4. 生育力保存:
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考虑卵子冷藏或卵巢组织冻存。 --
总结
卵巢性闭经的病因复杂,需通过多学科协作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方案。尽管自然生育困难,但试管婴儿技术为部分患者提供了生育希望,尤其是*卵试管和胚胎遗传学筛查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成功率。患者应尽早就医,结合自身卵巢储备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治疗策略,同时关注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