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自我监测血糖讲究多,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少不了医生的糖尿病实验检查,不过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少不了要自我监测血糖,可以说这是糖友的必做功课。测血糖保证血糖数值的正确性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糖友注意监测血糖时的细节。

糖友自我监测血糖讲究多
检测血糖要注意的四个细节
1、不要为得到理想结果而在检查前一天过分节食。此时所测的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却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为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可信,检查前一天进餐和用药应和平常一样,并保证夜间睡眠良好。另外,抽血化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兴奋性饮料(如咖啡)。
2、不要在家注射完胰岛素后再去医院抽空腹血。由于到医院抽血在时间上难以预料,如果不能在半小时内抽完血,势必延迟进餐时间,这样可能会发生低血糖。
3、如果无法确定在医院抽空腹血的具体时间,不妨早晨在家正常治疗及进餐,然后去医院测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不至于影响正常进餐及用药,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检查餐后血糖不少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而且能更好地反映进餐量及服药量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代替的。
4、对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低下、存在清晨高血糖的病人,用血糖仪事先在家中完成空腹血糖的测定,记下结果后再去医院。尽量不要去医院化验空腹血糖,因为医院门诊采血时间太晚,这样会延误病人早晨的胰岛素治疗,对全天血糖产生不利影响。
监测糖尿病要注意的三个指标
糖尿病医生指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观察和诊断中的三个重要指标。老年糖友尤其要注意检测餐后血糖
老年人空腹血糖不高,没有症状,不等于不是糖尿病。 在临床上,有2/3的老年糖友,空腹血糖不高,没有明显症状,但是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血糖则大于11mmol/L。
不要小看餐后高血糖,它对人体血管的损害,尤其是对微血管的损害比空腹高血糖对其损害更大。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会引起毛细血管间质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对于老年人体检,不仅要筛查空腹血糖,还要关注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血糖升高危害大监测更需注意
医学证明:在一些高危人群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当其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还正常时,餐后血糖已经升高,因此餐后血糖是一个较早的诊断指标。餐后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和预后都有很其重要的影响。相同空腹血糖水平下,餐后2小时血糖越高收缩压越高。无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如何,随着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空腹血糖水平相同的人群,餐后血糖越高死亡率越高。
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是很重要的病情衡量指标,然而据2006年开始的IMPROVETM全球项目的研究显示,51%的患者从未听说过糖化血红蛋白,10%以上的医师每年对患者进行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到一次。在原,只有1/4的医师认识到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标准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患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 出现5种情况血糖仪需重新校准,下面一起来看看
- 颈椎病影响血糖控制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 糖尿病人怎么吃水果好,下面一起来看看
- 糖友进行力量训练要注意6个原则,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 糖妈妈怎么饮食热量不超标,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 糖友小心陷入无糖产品误区,下面来了解下
- 糖友要小心饮食中隐性的碳水化合物,下面一起来看看
- 跷二郎腿的糖友易惹来糖尿病足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 1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肾脏损害,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 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能忽视的细节,下面一起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