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

扁桃体症状有哪些

时间:2025-09-10 14:22:18

扁桃体是人体咽部的免疫屏障,分为腭扁桃体(位于口咽两侧)、咽扁桃体(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和舌扁桃体。当细菌、细菌或过敏原入侵时,扁桃体可能发炎(扁桃体炎),引发一系列症状。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医生结合耳鼻喉科临床指南,为您梳理扁桃体症状有哪些及应对建议。

‌一、急性扁桃体炎:红肿热痛的“警报”‌

急性扁桃体炎多由链球菌、葡萄球菌或细菌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

‌1. 咽部疼痛‌

‌表现‌:吞咽时疼痛加剧,可能放射至耳部(牵涉痛)。‌原因‌: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覆盖脓性分泌物(化脓性扁桃体炎)。‌案例‌:10岁儿童因咽痛、发热就诊,检查发现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表面有黄白色脓点,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2. 发热‌

‌表现‌:体温可达38.5℃-40℃,伴寒战、头痛。‌原因‌:细菌/细菌感染触发免疫反应,释放炎症因子(如IL-6、TNF-α)。‌数据支持‌:约70%的急性扁桃体炎患者会出现发热(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2021)。

‌3. 扁桃体红肿与渗出‌

‌表现‌: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可见白色或有色脓性渗出物。‌检查方法‌: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观察口咽部。‌鉴别‌:细菌性扁桃体炎渗出物较少,细菌性(如链球菌)渗出物更明显。

‌4. 颈部淋巴结肿大‌

‌表现‌:下颌角或颈部可触及肿大、压痛的淋巴结。‌原因‌:淋巴结是免疫系统“战场”,吞噬病原体后肿大。

‌5. 全身症状‌

‌儿童‌:拒食、流涎、哭闹(因咽痛)。‌‌: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

‌二、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隐患”‌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隐窝内细菌滞留引起,症状包括:

‌1. 反复咽痛‌

‌表现‌:每年发作3次以上,每次持续1周以上。‌原因‌:扁桃体隐窝内形成细菌“储存库”,免疫力下降时复发。

‌2. 口臭

‌表现‌:晨起时明显,刷牙后缓解。‌原因‌:扁桃体隐窝内食物残渣、脱落细胞和细菌混合,形成“扁桃体结石”(角化栓)。

‌3. 扁桃体肿大‌

‌分级‌:Ⅰ度:扁桃体不超过腭咽弓。Ⅱ度:扁桃体超过腭咽弓但未达中线。Ⅲ度:扁桃体达或超过中线。‌影响‌:Ⅲ度肿大可能阻塞呼吸道,导致睡眠打鼾、张口呼吸。

‌4. 全身症状‌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因长期缺氧、营养摄入不足)。‌‌:慢性疲劳、注意力下降。

‌三、扁桃体并发症:从局部到全身的“连锁反应”‌

若扁桃体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以下并发症:

‌1. 局部并发症‌

‌扁桃体周围脓肿‌:扁桃体周围间隙感染,形成脓肿,表现为咽痛加剧、张口受限、言语含糊不清。‌急性中耳炎‌:细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耳痛、听力下降。‌鼻窦炎‌:细菌扩散至鼻窦,导致鼻塞、流脓涕。

‌2. 全身并发症‌

‌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免疫系统攻击心脏、关节和皮肤,引发发热、关节炎、心脏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抗原沉积于肾小球,导致血尿、蛋白尿、水肿。‌IgA肾病‌: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表现为反复血尿。

‌3. 睡眠呼吸障碍‌

‌表现‌:扁桃体Ⅲ度肿大阻塞呼吸道,导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晨起口干。‌危害‌:长期缺氧影响儿童面部发育(如“腺样体面容”)、心血管健康。

‌四、专业作者风格借鉴与文章收尾‌

以‌黄选兆教授‌(《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主编)的写作风格为例,其文章特点为:

‌结构清晰‌:分急性、慢性、并发症三类症状,便于读者快速定位。‌案例结合‌:通过真实病例增强可读性。‌数据支撑‌:引用发病率、分级标准等数据提升权威性。‌实用建议‌:提供检查方法、鉴别要点及就医提示。

‌示例段落‌:
“8岁的明明因反复咽痛、发热就诊,妈妈发现他睡觉时总张着嘴。检查发现明明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表面有脓性渗出物,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伴睡眠呼吸障碍’。医生建议切除扁桃体,术后明明打鼾消失,食欲和精力明显改善。”

‌权威建议‌: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诊:

咽痛伴发热>3天,或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每年扁桃体炎发作>3次,或扁桃体Ⅲ度肿大影响呼吸。伴耳痛、听力下降或血尿、关节痛等并发症表现。

‌健康贴士‌:
预防扁桃体炎的关键是增强免疫力: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多摄入维生素C(如柑橘、西兰花)。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诱发感染。

扁桃体是咽部的“卫士”,但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可能成为负担。通过上述扁桃体症状有哪些,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医生表示,通过科学治疗和护理,多数患者能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