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信息 >> 正文

口服减肥市场夏季阵势

http://www.qm120.com2006-07-14 14:11:44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医药信息

  今年初各地的雨水频多,气温没有往年同期上升得高,因此第一季度国内减肥市场没有实现预期增长。但时至今日,该市场已然进入了销量迅速增长的佳期,新的竞争阵势遂现。


  人们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导致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刺激减肥市场不断升温;同时再加上有很大一部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肥胖者”,出于对美的追求也纷纷加入到消费减肥产品的大军行列中,愈加令该市场的需求量迅速膨胀。市场容量扩大,导致众多厂家纷纷策马进入该战场,使得近年来该市场烽烟不断。

  减肥产品销售渠道有医院、零售药店、大卖场和超市专柜,现阶段只有少数肥胖症状严重的人才会到医院就医,药店较大卖场在消费者心目中更有权威保证的意义,故减肥产品有较大部分是在药店销售。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单指零售药店口服减肥产品的销售情况,不涉及医院、大卖场和超市专柜。

  销售规模逐年增长

  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广州时普零售市场11城市监测数据显示,减肥产品销售规模逐年增长(见图1)。2005年的销售规模同比2004年增长了8.9%。具体到第1季度的同期比较:2005年第1季度比2004年第1季度增长了10.4%,今年第1季度比2005年1季度负增长了9.5%。

  减肥产品的消费季节性强(见图4)。从每年3月份开始,持续到夏季结束的几个月时间为其销售旺季。而今年第1季度却没有实现预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今年初各地的雨水频多,气温没有往年同期上升得高,令消费者购买欲望有待加温;另一方面是保健产品经过前几年的副作用风波和价格大战后,消费者开始理智化和慎重化,不会立马冲动购买,会先持一定的观望态度。故虽然频繁的减肥广告在第1季度已经开始宣传,但减肥市场尚未真正进入高峰期。

  华北华南区占销售“大头”

  减肥市场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的销售规模均有20%以上的比例;而在华西和华中则处于第二阶梯,有10%左右的比例。华北相对五大区域最高,达27%;而以华西地区销售规模最低(见图2)。

  产生这样的区域格局,是与各区域人们的消费习惯以及人文风俗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表明减肥概念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认知度,对厂家而言是利好,无需重新去启蒙和教育消费者,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市场已经形成,竞争必定加剧。

  “药”准字号产品表现强硬

  在减肥市场中销售的主要类型有(见图3):药品类、保健品类、茶剂类、器械类和外用类。茶剂虽然也是属于保健品的范畴,但由于它同时加入了茶道养生的概念,和单纯的减肥保健品有所差异,故与其他减肥保健品分开。从口服减肥产品的类型分布可以看到,药品类在减肥市场依然占了一半以上的市场;而保健品由于价格相对较低,虽然销量较大,但销售金额也只是占到市场的35%。

  药品类分为化学药和中成药,其中以化学药为主。而化学药主要是以含西布曲明、奥利司他成分的产品为主。零售市场上大约有15个厂家在竞争,代表产品有曲美(太极集团)、赛尼可(上海罗氏)、澳曲轻(南京长澳)、可秀(南京恒生)和曲婷(西安圣威)等。由于政府规定从2002年12月1日起,处方药不得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而以西布曲明和奥利司他为代表的品正是处方药。因此,对很大程度依赖广告宣传拉动消费的减肥产品,无疑是很大的冲击,众厂家不得不重新调整营销策略:依靠医生处方拉动零售、药店的促销陈列活动、免费的专业咨询及口碑传播等途径从各方面去拉伸其销售。而中成药则号称以天然植物原料为主要成分,提倡“绿色减肥”,也在市场上异军突起,但产品不多。目前市场上“药”准字号的减肥中成药有细1减肥胶囊等,销售只是在部分区域,尚没有化学药销售的面布得广。

  药品类中的佼佼者有曲美和赛尼可,两者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变化趋势可见(见图5、图6):赛尼可在北京和上海销售比广州好,市场容量较大,2005年7~12月在上海虽然保持增长趋势,但销售不如北京;而曲美则在广州遥遥领先,这与其在广州铺天盖地的药店pop陈列和促销莫无关系,两品牌同时也居三地2006年第1季度减肥产品前5行列的前两位(见表1)。虽然一直对化学药潜在副作用有争议,但在保健品信任度低的情况下,有雄厚的品牌背景的“药”准字号产品仍旧具有较强的号召力,这也是这类产品在没有广告支撑下仍旧表现活跃的原因之一。

  保健品和茶剂类产品狂攻概念

  从2002年12月31日后,保健品取消“药”字号,符合药品审批条件的发予“药准字”文号;不符合药品条件、但符合目前保健食品审批条件的,则改发“食健字”文号。该规定对保健品市场进行了一定的规范,但也由于“食健字”的进入门槛低,出现了大量的保健食品充斥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质量也参差不齐,令消费者对该类产品是“又恨又爱”。现流通在零售市场的保健品有100多个厂家在生产,代表产品有金多靶(上海恒达)、维亭(湖南泰尔)、风暴(太阳神)、倩儿清畅(广州金叶)、原点丽姿(陕西天禄堂)等;而茶剂类也有30多个厂家,代表产品有大印象(汕头大印象)、更娇丽(潮阳太平)、康尔寿(重庆康尔寿)、碧生源(北京瑞德梦)等。

  生产厂家众多导致竞争白热化,新颖的减肥概念就成了吸引眼球的首要制胜点:从“轻泻减肥”、“抑食减肥”到“药品减肥”、“排油减肥”等不同的概念层出不穷、纷至沓来。由于消费者了解减肥产品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电视广告、报纸杂志、宣传手册、促销活动和口碑传播等,因此也导致该系列广告和促销活动满天飞,没有几个厂家肯沉下心来经营品牌,都想迅速回笼资金,于是大量砸钱在广告投入中,成本费用巨大。可随着消费群体理智化和慎重化,单纯靠广告立竿见影拉动销售已不那么见效了,但如果厂家未能靠广告迅速回笼资金,又会被迫退出市场,正所谓进退两难。这也是该市场为什么厂家和产品均更替得快的由来之一。

  原点丽姿减肥胶囊在广州销售相对平稳,在北京和上海分别于2005年7月、2005年4月上市,其中在上海2005年夏季销售拉伸较明显,今年3月同样开始逐渐攀升,后期发展有待观察;其今年第1季度在北京和上海均进入前5行列。而维亭片只是在上海表现较突出,在另外两个超大型城市前5行列难觅其踪影。由于地域特点,南方消费者较易接受以“茶”养生的概念,碧生源瑞德梦减肥茶主要以广州销售为主,但销售受广告影响较大,2005年年初大量促销活动拉伸销售迅升,随后回落明显;伴随其在2005年5月推出的新产品碧生源SO瘦减肥茶,也部分影响了瑞德梦减肥茶的销量,不过碧生源在广州市场的地位依然较稳定,今年第1季度两产品均进入广州前5行列。

  现阶段市场呈现五大特点

  减肥市场经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兴起、培育到红火,经历了多重变化,现阶段主要呈现5大特点:一是厂家众多,百花争鸣;二是国产品牌较多,外资品牌略少;三是产品地域化销售明显,没有绝对的领头品牌;四是产品生命周期较短,昙花一现;五是市场相对成熟,产品同质化较高。

  随着今年夏季的到来,新一轮争夺战又拉开帷幕,硝烟已然升起,市场又将凸现新的特点和风向。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