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催生“毒鱼” 症状多样容易误诊
http://www.qm120.com2007-04-03 09:39:36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焦点新闻
全球变暖,海洋同样遭灾。美联社4月1日报道,全球温度升高给鱼类带来不利影响,一些鱼体内蓄积的毒素不断增加,因食用海产品引发的中毒现象时有所闻。
去年夏天,菲律宾港口城市伊洛伊洛的罗亚一家聚在一起共进礼拜天晚餐———滚烫的梭鱼汤。
数小时后,喝过汤的6人全部感到极度不适。与此同时,附近的另外24名邻居也遭遇同样问题。其中一些人全身麻木,另一些人感到腿部无力,还有人说不出话,有的甚至根本张不开嘴。
起初,医生以为这些人是重金属中毒,但听说他们食用了梭鱼晚餐后,他把鱼肉取样并送到首都马尼拉化验,结果表明这些人中了西加鱼毒。这是一种罕见却极为致命的赤潮藻毒素,人们食用体内有西加鱼毒的鱼类后极易中毒。
西加鱼毒最初由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藻类分泌产生,在经由“藻类-草食性鱼-肉食性鱼”的食物链传递中,毒性逐渐加强。西加鱼毒在南太平洋、加勒比海以及印度洋的温暖水域早被熟知。南太平洋的许多岛民在食用鱼肉之前,会先让狗尝鱼“试毒”。近十年,西加鱼毒传到了亚洲、欧洲以及美国。专家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万西加鱼毒的中毒者。
然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找到有效方法直接测出一条鱼是否中了西加鱼毒,针对这一毒素的解毒剂还没有开发出来。一般医院也没有完善的设施诊断患者是否中了西加鱼毒。因为中毒者症状多样,医生有时会将中毒误诊成疲劳症或其他疾病。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创新领航 人人与共:济民可信集团发布2024年ESG报告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医疗院长孙立忠教授加入 "新民健康大讲堂" 开讲心脏科普
- 药明生物发布WuXiHigh™2.0新一代高浓度生物制剂平台 蛋白浓度突破230mg/m...
- 参天公司旗下青光眼创新药泰浦康®通过"港澳药械通"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完成首例用药
- 胸痛签约与全科质控并举,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助力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
- Vinamilk展示科学驱动创新成果,于2025全球乳业大会荣膺两大奖项
- 信达生物肿瘤创新研发日:新一代"IO+ADC"双重升级,解锁肿瘤治疗新未来
- ESG:成都先导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 晶泰科技与辉瑞深化战略合作,共建AI药物与新材料研发分子模拟平台
- ESHRE第41届年会:父亲年龄较大与体外受精周期中流产风险较高和活产率较低有关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