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港人患郁躁症近六成患者曾有自杀念头
http://www.qm120.com2007-04-03 09:40:24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悲伤有损健康,但悲伤时哭泣,却是有利于健康的。
心理专家研究发现,人悲伤时掉出的眼泪中,蛋白质含量很高。这种蛋白质是由于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压抑物质积聚于体内,对人体健康不利。推荐阅读:强忍眼泪=慢性自杀?
香港中文大学调查发现,香港约18万港人患上不同程度的郁躁症,调查中近6成患者曾有自杀念头,亦有滥药及酗酒问题。年轻、失业及离婚都是郁躁症的高危因素。
郁躁症是一种双向性情绪病,病征包括了抑郁及轻躁两种,抑郁至少持续两星期,感到极度低落、丧失活力,但突然轻躁发作,会有两、三天情绪高涨莫名,满脑子不设实际的计划、自夸、容易与人争执等。
导读:苦酒 少女三次怀孕几度自杀
香港中大医学院香港健康情绪中心委托中大亚太研究所,于今年1至2月,透过电话访问了3,016位介于18至65岁的市民。结果发现,香港成年人郁躁症一年发病率为3.9%,即每100人当中便有3人可能患上郁躁症,以此推算,本港约有18万成年人,患上不同程度的郁躁症。
女性发病率较高
香港健康情绪中心主管李诚指出,调查发现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1.89倍,年轻、失业及离婚都是郁躁症的高危因素,“患上郁躁症多数是年轻人,原因是该症通常是约20岁病发,患上该症或与遗传有关。”
他说,郁躁症患者较易酗酒及滥药,调查中有56.9%于过去一年内曾经有自杀念头,甚至有9.5%有自杀行为,“郁躁症患者,可能10天中,只得半天在天堂,9天半在地狱,(情绪)波动很大,甚至出现其它并发症、焦虑症,会酗酒、用,较严重或会自杀。”
患者较少向专家求助
但调查发现,少于两成郁躁症患者曾向精神科专业人士求助。李诚认为,医学界对郁躁症认识不多,过去不少个案都误诊为抑郁症,但一般抑郁症的药物难以治愈,要透过平均3种药物及行为认知辅导治疗,又由于郁躁症患者出现自杀机会高,因此及早断症及治疗十分重要。
34岁任职采购的May,十多年前出现抑郁情况,多番求医也找不到原因,直至近5个月才确诊郁躁症,现正接受治疗,“以往会持续数个月抑郁状态,不想听电话及说话,有自杀意念,但突然有数天会情绪高涨,那几天会不断说话,甚至叫同事不要出声,待我先说话完毕。”
- 辐联科技宣布完成7700万美元融资,加速全球放射物管线开发及比利时生产设施建设
- 锐正基因完成7,500万美元A轮融资,开启与西藏药业和康哲药业的全面战略合作
- Pierre Fabre Laboratories携手基金会开展乳腺癌宣传
- TriNetX入选2025年医疗保健软件公司25强
- 希华医药与吉利德签署独家授权协议
- 健力多携手京东健康发布《骨关节健康白皮书》,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金赛药业长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获批上市,辅助生殖促排治疗进入周时代
- 国产替勃龙片金赛蓓®获批上市,为绝经症状管理增添新选择
- 以科学驱动营养创新,助力全民健康高质量发展----雀巢亮相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
- 勃林格殷格翰在ERS上公布FIBRONEER项目汇总分析数据:nerandomilast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