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糖尿病不再是老年病!年轻患者骤增,科学防控守住健康底线

http://www.qm120.com2025-08-28 17:58:58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

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黑龙江一名36岁男子在高温天气中突发不适,出现呕吐、腹泻、全身无力等症状,随后晕倒送医,最终因多器官衰竭不幸去世。家属表示,该男子自10岁起就患有1型糖尿病。医生分析认为,此次悲剧是由中暑与糖尿病并发症共同作用导致的。

另据牛津大学一项针对4550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长达30年的研究显示:在40岁之前确诊糖尿病,死亡风险高达同龄健康人群的近4倍。25至35岁之间确诊的年轻人死亡风险最为突出,而40岁以后确诊者,相关风险则显著降低(约为同龄人的1.54倍)。越是年轻得糖尿病,其带来的死亡风险增加就越显著,糖尿病这把“慢刀子”,正在悄无声息地割向更多年轻人。

糖尿病加速年轻化进程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4亿多,18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达12.4%,青少年糖尿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上,二三十岁的糖尿病患者已不罕见,甚至十几岁的2型糖尿病病例也日益增多。

传统上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主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持续升高。然而,在生活方式转变的推动下,早发型2型糖尿病已成为新挑战——全球范围内该群体发病率迅速上升。早发型2型糖尿病的进展较快,所以学术界也称其为“恶性”糖尿病,且因患者“带糖”时间更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升高。

长期的高血糖是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根源,它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对身体造成损害:

首先,持续的高血糖会持续侵蚀血管内壁,导致血管硬化、管腔变窄甚至堵塞,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最终导致重要器官因缺血缺氧而功能受损或衰竭。

其次,它会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信号传导,损害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引发神经性疼痛、肢体麻木、反复感染和难以愈合的溃疡。

高血糖还会加剧机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细胞膜、DNA及蛋白质结构,加速细胞衰老与死亡。

此外,血糖失控还会引发代谢系统紊乱,促使脂肪与蛋白质异常代谢,造成酮体、乳酸等有害物质积聚,可能引发酸中毒或其他急性代谢危机。

值得警惕的是,若一个人在40岁之前糖尿病且未能有效控制,到50岁左右就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这个年龄段往往正值个人事业与家庭的“支柱期”,一旦健康崩溃,将对整个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然而面临严峻形势,我国早发型2型糖尿病的诊断率却仅为20%左右。很多年轻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患病,知晓率低、诊断延迟,正悄然加剧这一隐形健康危机。

追根溯源,四大因素催生年轻糖尿病

饮食结构巨变是首要原因。年轻人高糖、高脂、高精加工食物的摄入量显著增加。奶茶、含糖饮料、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导致热量超标和肥胖。

身体活动明显减少构成第二因素。现代化生活方式让年轻人长时间坐着,运动量严重不足,体力活动水平远低于健康标准。

作息不规律与长期熬夜成为第三大推手。睡眠不足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风险。研究表明,长期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

精神压力持续过大是第四因素。慢性压力状态会导致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进而引起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抵抗,最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识别征兆,科学控糖要有方法

糖尿病早期症状往往被年轻人忽视。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这“三多一少”是典型症状,但很多年轻患者表现不典型。

经常感到疲劳、乏力,视力突然模糊,伤口愈合缓慢,皮肤干燥瘙痒,尤其是饭后困倦难忍,都可能是血糖异常的信号。

科学控糖,五招教你稳住血糖水平。

饮食调整是控糖基石。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摄入,选择全谷物、蔬菜、瘦肉和健康脂肪。每餐控制分量,采用“蔬菜、蛋白质、主食”的顺序进食,可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糖尿病不再是老年病!年轻患者骤增,科学防控守住健康底线

增加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加上2次力量训练。即使每天站立3小时也能改善血糖控制。

保持健康体重。减重5-7%可使糖尿病风险降低58%。避免久坐,每30分钟起身活动一次,简单活动2-3分钟就有益处。

保证充足规律睡眠。每晚7-8小时高质量睡眠,保持规律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胰岛感性。

定期监测与减压并存。每年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学会管理压力,通过冥想、瑜伽、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压力。

选择科学有效的血糖仪,是糖尿病患者实现日常精准监测的关键一步。在选择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准确性:血糖仪的测量误差直接影响治疗决策。目前国际标准要求误差率不超过±15%,优质机型可控制在±10%以内。需注意,血糖仪误差每增加1%,可能导致胰岛素剂量出现5%-10%的偏差,因此务必将其作为选择的首要标准。

‌试纸设计:推荐横插式黄金电极试纸,操作简单、稳定性高,适合全年龄段。快速得出检测结果有助于减少等待期间的误差。

糖尿病不再是老年病!年轻患者骤增,科学防控守住健康底线

微痛采血:选择所需采血量小的设备,可显著减轻使用者的疼痛感和心理负担。

智能化与数据管理:支持蓝牙连接APP的血糖仪可实现数据自动同步、趋势分析,并方便与家人或医生远程共享,为长期控糖提供依据。

‌优质售后: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是设备长期稳定使用的保障,购买时也需关注品牌的服务网络和响应能力。

随着糖尿病日益年轻化,科学控糖不再是中老年人的课题,每一位年轻人都应意识到:关注血糖,就是投资未来健康。从了解风险到主动预防,从科学监测到规范管理,每一步都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尽早行动,坚持管理,不仅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更能拥抱高质量的生活。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小王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