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就医指南
以下是结合 2025 年诊疗指南与广州本地医疗资源整理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全周期就医指南,涵盖预防、诊断、治疗、日常管理及就医实建议:
一、预防与早期筛查
(一)高危人群预警
符合以下条件者需立即启动筛查:
血尿酸≥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
有痛风家族史、肥胖(BMI≥28)、代谢综合征(三高 + 肥胖)
长期服用利尿剂、免疫控制剂等药物
(二)科学预防策略
饮食管理
严格控制:动物内脏(如猪肝、脑花)、带壳海鲜(如生蚝、扇贝)、浓肉汤
优选食物:低脂乳制品、樱桃(含花青素促进尿酸排泄)、深绿色蔬菜(如菠菜焯水后食用)
饮水要求:每日≥2000ml,可饮用淡茶水(避免浓茶),避免含糖饮料
生活方式干预
运动方案:急性发作期制动,缓解期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 3-5 次,每次 30-60 分钟,运动前后充分热身
体重控制:BMI 目标 20-24,减重速度不超过每周 1kg,避免快速减重诱发痛风
定期体检
基础检查:每年 1 次血尿酸、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检测
进阶筛查:肌骨超声(早期发现尿酸盐结晶)、双源 CT(痛风石定位)
二、诊断流程与标准
(一)核心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测
血尿酸:非同日 2 次空腹血尿酸>420μmol/L 诊断高尿酸血症
尿尿酸分型:24 小时尿尿酸>600mg 为生成增多型,<600mg 为排泄减少型
影像学检查
肌骨超声:发现 “双轨征”(尿酸盐沉积)、滑膜增厚,早期诊断率达 90%
双源 CT:准确识别关节腔、软组织内尿酸盐结晶,灵敏度高于传统 X 线
(二)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任意 1 项)
关节液或痛风石中发现尿酸盐结晶
典型痛风发作(单关节红肿热痛)+ 血尿酸>420μmol/L
双源 CT 或超声显示典型尿酸盐沉积特征
三、阶梯化治疗方案
(一)急性发作期(24 小时内启动治疗)
快速止痛
一线用药:依托考昔(60-120mg/d)或小剂量秋水仙碱(首日 1.2mg,次日 0.6mg)
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ml / 次),单关节优于口服药物
炎症控制
短期激素:泼尼松(0.5mg/kg/d,疗程 5-10 天),适用于多关节发作
(二)间歇期与慢性期(血尿酸达标管理)
降尿酸药物选择
生成增多型:非布司他(40-80mg/d),亚洲人群 HLA-B*5801 阳性者禁用别嘌醇
排泄减少型:苯溴马隆(25-50mg/d),肾结石患者慎用
难治性痛风:IL-1 控制剂(如那单抗)或尿酸酶(如普瑞凯希),需在正规医院风湿科使用
治疗目标
普通患者:血尿酸<360μmol/L
痛风石 / 频繁发作者:血尿酸<300μmol/L,维持 6 个月以上溶解痛风石
尿液碱化
监测指标: pH 值维持在 6.2-6.9
干预措施:枸橼酸钾钠(10-20ml / 次,tid),避免碳酸氢钠长期使用(易致钠负荷过高)
(三)手术治疗
微创针刀镜:清除关节腔痛风石,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率达 92%,广医二院、东方痛风专科医院等提供
通达手术:巨大痛风石(直径>5cm)或关节畸形矫正,和平骨科医院经验丰富
四、广州专业医疗资源推荐
(一)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优势:双源 CT 尿酸盐成像(准确率>98%)、针刀镜下痛风石清除术(单关节手术<30 分钟)
特色门诊:每周二下午痛风专病门诊,提供基因检测(HLA-B*5801 筛查)
交通:番禺广场乘 3 号线至珠江新城换 5 号线,东山口站 F 口步行 500 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技术优势:肌骨超声 “双轨征” 识别联合针刀镜,年完成手术超 1500 例
智能管理:痛风患者数据库 + 随访系统,5 年复发率降低 72%
交通:番禺乘 2 号线至昌岗站 D 口直达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科研实力: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痛风性肾病防治 SCI 论文超 200 篇
多学科协作:联合肾内科、营养科管理代谢综合征
(二)专科特色的医院
广州东方痛风专科医院
专病专治:水筋针技术(创口 2mm)清除皮下痛风石,术后 24 小时下床活动
医保**:广州市医保定点,门诊 / 住院报销比例较高 85%
地址:天河区黄埔大道中 336-1 号(地铁 5 号线科韵路站 A 口)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花地湾院区
特色服务:快速尿酸检测(15 分钟出结果)、“四位一体” 慢病管理(药物 + 饮食 + 运动 + 心理)
地址:荔湾区花地大道中 30 号(地铁 1 号线花地湾站 D 口)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肌肉科
创新:浮针缓解关节周围肌肉紧张,辅助痛风石术后康复
诊疗范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相关性肌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