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癌症治疗的第三次革命,它究竟改变了什么?

问题描述:

文章编辑2025-04-02 05:56:01 文章浏览量999 浏览
霍医生医生头像

霍医生

医生图标医师

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

提到癌症治疗,很多人会想到手术、化疗、放疗这「老三样」。但最近几年,医疗圈里最火的词非「免疫治疗」莫属。朋友圈里时不时冒出「打一针治愈癌症」的标题党文章,医院里也常有患者追问:「医生,我能不能试试那个PD-1?」这个被称作「抗癌第三次革命」的新疗法,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一、免疫治疗的底层逻辑:让身体自己当医生
说白了,免疫治疗就是给人体自带的「安保系统」升级。正常情况下,免疫细胞像巡逻警察,能识别并清除癌细胞。但狡猾的癌细胞会伪造「身份证」(比如PD-L1蛋白),骗过免疫系统的检查。这时候,PD-1/PD-L1抑制剂这类药物就像专业的鉴谎仪,帮免疫细胞揭穿癌细胞的伪装。202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数据显示,使用PD-1抑制剂的患者,晚期黑色素瘤五年生存率从不到10%飙升至35%。

二、从实验室到病房的二十年长征
2011年,第一个免疫治疗药物Yervoy在美国获批,正式拉开抗癌新时代序幕。如今全球已有80多款免疫药物上市,中国自主研发的卡瑞利珠单抗更创下年销售额破50亿的纪录。北京肿瘤医院有个真实案例:晚期肺癌患者老张,化疗失败后使用PD-1联合化疗,肿瘤在6个月内缩小了70%。不过这种「神效」并非人人可得——临床统计显示,单药有效率约20%-30%,联合用药能提升到40%左右。

三、硬币的两面:天价账单与免疫风暴
别看免疫治疗风光无限,现实难题也不少。进口PD-1抑制剂年治疗费高达60万,即便国产药纳入医保后,每月仍需自费3000-5000元。更棘手的是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上海中山医院曾接诊过使用CTLA-4抑制剂后全身起疱的患者,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发生率约15%。医生们现在常说:「用好免疫治疗,得像调钢琴——既要疗效到位,又要控制毒性在安全音域。」

四、未来已来:个体化治疗的新想象
2024年ASCO年会上,个体化癌症疫苗的最新数据引发轰动:针对胰腺癌的mRNA疫苗让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了4倍。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领域更是大放异彩,上海瑞金医院用「驯化」后的T细胞,让多位白血病患者获得长期缓解。不过专家们也提醒,免疫治疗不是万能钥匙。「就像智能手机取代不了功能机,它需要与传统疗法打好组合拳。」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安德鲁·克鲁格教授这样比喻。

站在2024年回望,免疫治疗确实改写了癌症治疗的规则手册。但它带来的不仅是新药物,更是治疗理念的颠覆——从「杀死癌细胞」到「激活免疫力」,这种转变就像从人工降雨到修复臭氧层。正如一位患者家属在知乎上的留言:「免疫治疗让我明白,比较好的抗癌药,可能就藏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qm120.com/pgd/q43665.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交流好孕

GROUP
好孕交流
扫一扫

加入好孕交流群

已经有30000+姐妹加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