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38周已临近预产期,多数孕妇认为“熬过最后几天就能顺利分娩”,但临床上偶有产检一切正常却突发胎停的案例,引发广泛担忧。胎停(胎儿宫内死亡)在孕晚期发生率约为0.1%-0.3%,但其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往往让家属难以接受。医学上认为,即使常规产检未发现异常,仍可能存在隐蔽风险因素。本文将结合临床案例与医学研究,解析38周胎停的潜在原因,帮助孕妇及家属科学认知风险,减少恐慌。
产检正常还会发生胎停的原因
即使孕期产检一切正常,38周突发胎停仍可能让准父母措手不及。医学上,这种情况被称为“晚期妊娠胎儿宫内死亡”,其发生原因复杂且多为多因素叠加。例如:
脐带异常(如脐带真结、脐带扭转过度)可能因胎儿活动导致血流突然中断;
此外,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隐性感染(如B族链球菌)或胎儿先天结构异常未被筛查发现,均可能成为“隐藏风险”。
突如其来胎停的应对措施
当确诊胎停后,医生会立即评估母体状况并制定终止妊娠方案,通常选择引产或剖宫产。此时,心理干预与家庭支持尤为重要。建议家属避免自责或互相指责,可通过专业心理咨询疏导情绪。同时,务必保留胎盘、脐带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因。若发现染色体异常或遗传疾病,可为未来妊娠提供干预方向。部分医院还提供胎儿遗体告别仪式服务,帮助家庭完成哀伤处理。
如何预防再次发生
对于计划再次妊娠的夫妇,建议在孕前进行全面病因筛查,包括凝血功能、免疫抗体、甲状腺功能及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测。孕期需加强监测,如从28周起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定期超声评估脐血流和羊水量。对于高危人群,医生可能建议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胎盘功能异常。孕妇需警惕胎动变化——若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减少50%,应立即就医。通过多学科协作与个性化管理,多数家庭仍能迎来健康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