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通胀

中国经济通胀下的隐忧

  各项数据表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可以归结为“通胀隐忧下的经济收缩”。看似矛盾,实则必然。

  先说通胀隐忧。首先,去年以来天量货币供应促使大量流动性进入市场,通胀是个货币现象,货币的泛滥导致通胀预期逐渐积累;其次,受灾害天气、游资炒作等因素影响,部分000061,股吧)供应出现短缺,农产品、食品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物价的变化,再考虑到去年数据的基数因素,未来几月物价数据有可能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另外,随着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煤电油气价格皆有上升趋势,因此,通胀恐不仅仅是隐忧,而且正在慢慢变为现实。

  为何又说经济收缩呢?一是随着外部经济形势从年初以来有所好转,许多国家开始实施退出策略,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纷纷重启加息。中国政府虽未跟随加息,但亦对刺激政策进行微调,收紧货币和信贷,多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孰料此时又赶上了欧洲主权危机蔓延,欧元区通胀率在低位徘徊,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负通胀率。二是金融危机之后,外部环境恶化,出口下滑。欧元兑亦大幅贬值,中国对欧出口急剧下降。顺差减少成为外汇占款减少的重要原因,国内货币环境进一步收缩。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正在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付出代价,如果处理不好,在通胀背景下有可能出现“滞涨”风险。也有可能出现的是,由于实体经济投资缺乏吸引力,没有好的投资领域,大量资金从房地产、股市和农产品市场撤出,货币回流到银行系统。银行也加强风险控制,再次出现“惜贷”景象,企业融资困难,则中国经济陷入通缩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上述两种情况出现一种,经济极有可能“补跌”。

  如何化解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忧外患”,需要政府基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并施以果断的政策。美林全球研究部门的经济研究主管EthanHarris认为,只有当出现政策失误时才会发生经济二次探底,而政策失误包括过快地升息或削减政府开支。

  未来中国的经济何去何从,再一次考验中国政府的智慧。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