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中国疾控中心详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提醒慎吃小龙虾

   新华网北京9月7日专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7日发布的《小龙虾疑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十问”》对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进行了详细解释,并提醒公众食用小龙虾,一定要蒸熟、煮透,避免过量食用。

   据介绍,今年7月份以来,南京一些医院陆续收治因食用小龙虾而入院的病人,临床表现为肌肉酸痛并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现酱油色尿,大部分预后良好,医生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过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专家研究讨论可以初步认为,南京出现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与食用小龙虾有关。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俗称肌肉溶解。横纹肌溶解可使肌肉细胞中的内容物释放到血液中,这些内容物因含有较多的肌红蛋白而使患者表现为肌红蛋白血/尿症,且由于肌红蛋白需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而重症患者在排出过程中肌红蛋白很容易阻塞肾小管而影响肾功能。

   横纹肌溶解通常与某些遗传性疾病、肌肉外伤、肌肉缺血性损伤、肌肉运动过度、代谢性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有关。饮酒、药物或化学毒物也可导致横纹肌溶解。

   “十问”指出,南京报告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与既往国内外报告的哈夫病(Haff Disease)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特征上高度相似。

   1924年,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国外因食用水产品导致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因发生在波罗的海沿岸哈夫地区,因而称之为哈夫病。该病怀疑与一种尚未确定的毒素有关。哈夫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横纹肌溶解的突然发作,伴随肌肉触痛、僵硬、酱油色尿等。


   国外研究显示,哈夫病病人经及时治疗多数恢复较快,症状通常在2-3天内消退,预后良好;症状较轻者,不经治疗即可自愈。此次南京地区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人经及时治疗,预后均良好。

   从1924年首次发生哈夫病以来,各国对该病的原因作了探讨,均没有发现确切病因。美国对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鱼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一种对热稳定、己烷能够提取的化学物可引起小鼠产生类似的症状,但至今尚未确定为何种化学物,致病原因尚不清楚。

   我国针对此次小龙虾疑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事件,已对900多种有关化学物质进行了筛选与检测工作,但尚未发现小龙虾样品中存在已知可致横纹肌溶解的化学物质,致病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小龙虾在我国已有多年的食用历史,食用人群比较广泛,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风味食品。从历史上看,我国只是在2000年报道过北京地区发生了6例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据文献报道,其他国家也有因食用水产品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从1924年首次发现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该病在波罗的海地区、地中海地区、美国、巴西均有发生,多与食用水牛鱼、淡水鳕鱼或小龙虾等食品有关,但病例发生数均很少。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公众,小龙虾在买来后,比较好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在加工小龙虾时,其两鳃里的脏东西要清除,因为鳃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细菌,比较好把鳃剪掉,虾壳比较好用刷子刷洗干净。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