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研究生教育心理

研究生不该用自杀逃避压力

  媒体效应体现学历歧视

  今年,媒体先后报道了几起博士或博士生自杀身亡的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评论。这些评论主要表达了两种声音:一是困惑。这些学业有成、前程似锦的年轻人,究竟为什么“想不开”,不顾父母和家庭而选择这样一条绝路?另外一种声音则表达了更多的责难,认为这是一种懦弱、不负责任且意志薄弱的表现。这些评论,无论源自关怀还是苛责,都引发了人们对高学历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

  事实上,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研究生比一般人群更容易自杀。我国自杀率高于十万分之二十,而我国在读研究生人数有50多万。但因为媒体导向的缘故,如果出现问题的个体是大学生或者研究生的时候,往往就会得到更广泛关注。这种媒体所引发的效应就像对飞机失事的报道一样———飞机失事所引起的死亡率远远小于火车、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但媒体的报道和宣传却令很多人感到乘坐飞机是更危险的。高学历所引起的媒体效应,本身也是学历歧视的一种体现。实际上,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受遗传、个体特质、家庭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多重影响,与学历并没有直接关系。将心理健康问题归为学历,可能将问题过于简单化,并不利于提供真正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研究生心理压力不小

  在校研究生通常都很优秀和有潜质,但如果有如下情况出现,则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从读研的动机来说,有部分研究生的动机比较盲目。对他们来说,考研或保研,似乎只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好的局面下,一种暂时性的缓解办法。这种把读研当作逃避社会和工作压力的方式,在无意识的层面,很可能是为了推迟自己长大的时间,会造成其他方面的压力,如因经济不能自给自足而带来的现实或心理压力、未来的毕业和就业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以及与其他同龄人相比较时所引发的压力。毕竟,长大、离开父母、独立工作、组建家庭等,都是心理需求的一部分,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时间表。如果个体完成这些人生大事的时间显著滞后,就会带来焦虑和压力,甚至产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其次,部分研究生对个人的成功和自身表现有过高要求。所以,这些人在学生时代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这可能源于家庭的要求或期待,也可能源于他们早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自身要求很高,看重他人评价,希望在他人眼中方方面面都很完美。这种要求和期待可能会让他们在学业、事业、人际方面都相当成功,但其代价便是忽略了自我真实的内心感受和需求,无法从外在的成功中享受到快乐和喜悦,而只能感到诸多压力无从排解。积怨长期无法排除,就会导致研究生最终走上自杀绝路。

  心理教育亟待填补

  总之,研究生群体虽然并不是一个问题群体,但其所面临的特殊压力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确实值得关注。对其心理支持不应仅限于对有问题和困扰的个体进行个体治疗,更应关注整个人群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美国,早有专家提出,没有受过心理学教育的人,不算受过高等教育。但在我国,心理学的课程在绝大多数高校的本科生教育中仍然只是公共选修课(甚至还不能够满足),而不是被设置为必修课。部分本科毕业生,在自身理解、人际技能以及择业方面所受的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甚至部分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仍然发现自己所学专业与自己的特质、兴趣和能力不相符合,产生很大的冲突。实际上,职业教育和指导工作应该是在大学阶段、甚至是中学阶段就进行的基本工作。这需要心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努力。

  • 1
  •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