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被管理,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是什么
http://www.qm120.com2019-11-18 09:44:39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4月1日,公安部、国家卫生安全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从今年5月1日起实施芬太尼类物质的全类别。
这意味着芬太尼物质将返回到源头管理,所有与芬太尼具有相似化学结构和效果的物质都将受到控制。
异化芬太尼
一夜之间,芬太尼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芬太尼,它的“力量”是什么?
资料显示,芬太尼于1960年由比利时杨森制药创始人保罗·杨森博士研发而成,为受体激动剂,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药理作用与类似。
芬太尼在1960年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入医疗用途,在1990年代中期,芬太尼贴片被用作安宁缓和医疗药物,接下来的十年,有了芬太尼棒棒糖、溶解片和舌下喷剂等,到2012年,芬太尼已经是医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合成类药物。
但芬太尼用于临床镇痛和麻醉之外,也属于类物质中的一种,能够使人愉悦,因此有人会单纯为了追求快乐而使用该物质,而且相比、,芬太尼药效更强,价格更低。芬太尼类很快成为继传统、合成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实验室”。
但芬太尼过量同样会导致死亡,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服用芬太尼过量致死的人数近3万,比20年前涨了40倍,芬太尼也因此在国际上被统一称为新一代“之王”。
整类列管
此次被整类列管的“芬太尼类物质”,是指化学结构与芬太尼相比,符合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的物质:
一、使用其他酰基替代丙酰基;
二、使用任何取代或未取代的单环芳香基团替代与氮原子直接相连的;
三、环上存在烷基、烯基、烷氧基、酯基、醚基、羟基、卤素、卤代烷基、氨基及硝基等取代基;
四、使用其他任意基团(氢原子除外)替代苯乙基。
实际上,中国早已经对芬太尼采取了非常严格的监管措施,从生产到使用环节,都采取极为严格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模式,完全杜绝了合法企业生产的芬太尼类药品流弊问题。
我国禁毒主管部门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品种达到25种,超过了联合国管制的21种,有效防范了此类物质在国内的发展和蔓延。
作为一种新型合成,芬太尼类物质毒性强、品种多、变异快、查缉难,已成为当前国际禁毒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专员刘跃进也说,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将彻底堵塞不法分子通过对其中一个或几个原子、官能团或基因团做简单修饰即可研制新品种而逃避法律制裁的漏洞,也为公安、海关、检察院、法院等执法司法部门有效打击处理该类违法犯罪活动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能有效防止“芬太尼类物质”大规模滥用以及非法制贩、活动。
合法需求不受影响
对“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是否会对合法医疗需求和临床使用产生影响?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刘跃进表示,相关部门通过充分论证,科学界定了“芬太尼类物质”的法律定义,既保证管制范围的广泛性、可扩充性,又确保最大限度减少对医药、工业、科研及其他合法用途的影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还表示,如果发现管理局列出的芬太尼物质将来被用于医药、工业、科学研究或其他合法用途,将通过制定例外情况及时在非医药目录和医药目录之间进行动态调整。
- 年产值1.4亿背后的密码:正雅正美与中国牙谷共生发展
- 探访口腔医疗服务新样本:看泰康口腔以全周期数智化服务重塑行业生态
-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通过日本PMDA批准,实现全球主要市场全覆盖
- 鱼跃发布会推出30余款新品,AI生态驱动医疗健康数智化革命
- 鱼跃医疗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数智化转型赋能医疗健康生态
- 前瞻科技赋能预防医疗 欧姆龙健康医疗媒体交流会聚焦“智律波”核心技术
- 成都先导发布2024年年报:全球化战略布局成效显著,多技术平台协同驱动高质量增长
- 信达生物宣布与奥赛康合作的第三代EGFR TKI 肺癌靶向药物奥壹新®(利厄替尼片)一线适...
- 阿布扎比举办“医疗保健行业”圆桌会议
- 微芯生物发布2024年报及ESG报告:核心产品驱动增长,长期价值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