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老是拉肚子,还在怀疑肚脐眼没盖好?很可能是菌群失调了

http://www.qm120.com2025-07-16 18:08:21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

老是拉肚子,还在怀疑肚脐眼没盖好?很可能是菌群失调了

 

传说,世界上最后一片叶子,一定是盖在中国人的肚脐眼上。

 

image.png

 

 

最近天气转凉,拉肚子的情况变多了,每到这时候,大家总是把怀疑的目光锁定在肚脐眼上。

 

image.png

 

 

其实,还真不一定是肚脐眼的锅。

 

先看看你是哪种腹泻

 

如果你只是短时间内突然拉肚子了,那可能是急性腹泻。

 

如果你是长时间反复拉肚子,那可能是慢性腹泻。

 

Ø 急性腹泻

 

急性腹泻的病程比较短,一般在4周以内,主要和传染性疾病、肠道急性炎症性疾病、食物中毒/过敏及化学/生物毒物摄入、全身疾病和精神因素等有关。

 

肚子着凉、吃坏肚子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image.png

 

 

通常,急性腹泻是可以自己痊愈的。不过,它也有可能成为慢性腹泻的开端。[1]

 

Ø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病程通常大于4周或者是长期反复发作,全身性疾病、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使用泻药或药物及神经功能紊乱等都是它常见的病因。[1]

 

最常见的症状是肠易激综合症,消化道炎症、消化道肿瘤等也有可能是导致慢性腹泻的症状。[2]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病因。

 

这3个腹泻误区可别踩

 

 01 腹泻了,就吃止泻药

 

Stop!这样做是不科学的,不同的情况,处理方法不一样。

 

image.png

 

 

如果腹泻是由感染病菌或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引起,发病初期适度的腹泻,可将体内的致病菌与其产生的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

 

这时候着急吃止泻药可就弊大于利了。

 

image.png

 

 

当然在其他情况下也可以酌情使用止泻药,腹泻情况多样且复杂,比较好还是在及时就医之后,科学用药。[3][4]

 

 02 这药不好用,就换下一种

 

腹泻了,身体不适,有些朋友就会着急想要赶紧好,有时候一种药吃了两天效果不佳,就想换一种试试。

 

药物发挥作用都需要一个过程,按照疗程服用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是频繁更换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还容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也会伤害肠道菌群,反而对健康无益。[3][4]

 

 03 拉肚子是小事儿,泻一泻无需在意

 

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来说,不管是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都会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密切关系。

 

有研究发现,慢性腹泻和肠道菌群失调可以互为因果,慢性腹泻会加重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研究中,急性腹泻的菌群失调甚至比慢性腹泻更为严重。[5]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排毒器官,肠道菌群的失调不仅会影响胃肠生理、消化、营养物质代谢和吸收,血糖、血脂、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修护肠道,少不了益生菌

 

益生菌作为干预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主要方式,在腹泻治疗上的应用效果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6][7]

 

在慢性腹泻和急性腹泻的治疗中合理使用益生菌,可以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缓解腹泻的不良,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平衡,最大限度地减轻由于微生态失衡所带来的局部及全身免疫功能下降。[4][8]

 

药品级四联益生菌   益君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Ø 药品级 更专业

 

药品级益生菌的菌株都选自《国家药典》确定菌株,这些菌株不但要确保安全性,还必须具有确切的治疗功效,而且在药品益生菌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都会有严苛的控制标准。

 

Ø 四联协作 更全面

 

四联,也就是四种益生菌的组合,是药品级菌株搭配中的顶配了。菌株种类更多,作用也会更全面。

 

益君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优选嗜酸乳杆菌34106,嗜酸乳杆菌34107,粪链球菌88101,枯草杆菌88102四种菌株,既能补充有益菌,又能抑制有害菌,还能促进厌氧有益菌繁殖。

 

Ø 全家可用 更方便

 

无需冷藏,方便携带,出差上学都能带;饭后两粒,口感微甜,一家老小都能用。

 

*使用时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明鑫.秋季腹泻多发,请关注肠道健康[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3,(10):34-35.

[2]黄健伟.经常腹泻是怎么回事[J].人人健康,2023,(02):34.

[3]陈日益.腹泻用药六个错误做法[J].家庭医学(下半月),2024,(05):55.

[4]许.微生态制剂治疗慢性腹泻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6):528-529.

[5]宗晔,赵海英,梁晓梅,等.急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J].临床内科杂志,2006,(02):89-90.

[6]江学良.益生菌临床应用的共识与实践[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6,6(04):145-149.

[7]刘斐童,陆泽荣,张施琦,等.益生菌科学共识和应用指南概述[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4,36(08):985-993.DOI:10.13381/j.cnki.cjm.202408019.

[8]崔小慧.益生菌不同联用方式对急性腹泻的疗效比较及其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23.DOI:10.27114/d.cnki.ghnau.2023.000716.

[9]张龙.秋季腹泻的康复保健与预防[J].解放军健康,2021,(05):20.

[10]刘聪.预防秋季腹泻要趁早[J].大众健康,2022,(10):88-89.

[11]崔小慧,李香莹,史长松.益生菌在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1):47-51.

[12]刘劲松,侯晓华.慢性腹泻与功能性肠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10):578-580.

[13]李岩.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10):584-586.

[14],刘冬.慢性腹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09):862-863.

[15]史以超,杨云生.微生态制剂与胃肠疾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09):729-732.

[16]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人体肠道菌群主要特征的专家共识[J].中国食品学报,2024,24(07):460-470.DOI:10.16429/j.1009-7848.2024.07.044.

[17]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版)[J].中国食品学报,2020,20(05):303-307.DOI:10.16429/j.1009-7848.2020.05.037.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小王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