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免费在线咨询

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

夏季气温升高,冰镇饮品、烧烤夜宵成为很多人的饮食选择,可这些饮食习惯却让胃食管相关病症高发。不少人出现反酸、烧心症状时,常会混淆 “胃食管反流病” 和 “反流性食管炎”,甚至误判病情延误治疗。今天,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就来详细解读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帮大家认清病症、科学应对。

H2:从概念定义,看懂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

要分清两种病症,首先得明确它们的核心定义。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从概念上就能找到关键差异: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个 “大类”,指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等)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如反酸、烧心)或并发症的一种慢性疾病。简单说,只要存在 “反流” 导致的不适,且符合诊断标准,就可能属于胃食管反流病,它更侧重 “病症表现和整体状态”。

反流性食管炎(RE)则是胃食管反流病的 “一种具体类型”,属于有明确食管黏膜损伤的情况。当胃内容物长期反流,兴奋食管黏膜,导致食管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等炎症改变时,才能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它更侧重 “食管黏膜的器质性损伤”。

打个通俗的比方:胃食管反流病像 “一个大家族”,反流性食管炎就是这个家族里 “有明确器官损伤” 的成员 —— 所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都属于胃食管反流病范畴,但并非所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都会发展成反流性食管炎。

H2:从症状表现,区分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

夏季高温下,人体消化功能减弱,加上生冷、辛辣食物兴奋,两种病症的症状更容易显现,但细究起来仍有不同。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在症状上主要体现在 “范围” 和 “严重程度”: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更广泛,除了典型的反酸(胃里的酸水往上涌)、烧心(胸骨后有烧灼感),还可能出现嗳气、胃胀、恶心,甚至非消化道症状,比如咽喉异物感、慢性咳嗽、声音嘶哑,严重时还会引发哮喘。这些症状多在饭后、弯腰或平躺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只有非典型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咽喉炎或呼吸道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更集中在 “食管损伤相关”,核心症状仍是反酸、烧心,但程度通常更剧烈,还可能出现吞咽疼痛(吞咽时胸骨后有刺痛感)、吞咽困难(感觉食物在食管里)。如果炎症长期不控制,食管黏膜糜烂、溃疡还可能导致出血,出现黑便或呕血,严重时会引发食管狭窄,进一步加重吞咽困难。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数据显示,夏季因 “反酸烧心” 就诊的患者中,约 60% 属于单纯胃食管反流病,40% 被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很多患者初期只觉得 “偶尔反酸”,没及时就医,等到出现吞咽疼痛才来检查,已经发展成了反流性食管炎。

H2:从检查诊断,明确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

想准确判断自己是胃食管反流病还是反流性食管炎,不能只靠症状猜测,需要通过专业检查。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在诊断上,关键在于 “是否能检测到食管黏膜损伤”,常用检查方式有以下几种,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也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检查方案:

胃镜检查:这是区分两者较直接的方式。做胃镜时,医生能清晰看到食管黏膜的状态 —— 如果食管黏膜光滑,没有明显损伤,结合症状多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如果看到食管黏膜有充血、糜烂、溃疡等炎症表现,就能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还能根据损伤程度给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比如洛杉矶分级,分为 A、B、C、D 四级,A 级较轻,D 级较重)。

24 小时食管 pH 监测:通过在食管内放置一根细管,连续 24 小时监测食管内的酸碱度,判断是否有胃酸反流及反流的频率、时长。这种检查更适合症状不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比如只有咽喉不适或咳嗽的人,能帮助明确 “反流” 与症状的关联。

食管压力测定:主要检测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食管下括约肌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 “阀门”)。如果压力过低,说明 “阀门” 关不紧,容易出现反流,可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但无法直接判断是否有食管炎症。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因为反流物酸度不高、反流频率低,胃镜下食管黏膜没有明显损伤,这种情况被称为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类型之一,与反流性食管炎的核心区别就在于 “黏膜是否有损伤”。

H2:从治疗与护理,把握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

无论是胃食管反流病还是反流性食管炎,夏季都是治疗和护理的关键时期,但两者在治疗侧核心和恢复周期上有差异。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在治疗上,主要体现在 “是否需要针对黏膜损伤用药” 和 “治疗时长”:

胃食管反流病(尤其是非糜烂性反流病):治疗以 “控制反流、缓解症状” 为主,常用质子泵控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控制胃酸分泌,减少反流物对食管的兴奋,同时配合促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加快胃排空。症状缓解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复发,夏季要特别注意避免生冷、辛辣、过甜食物,少喝冰镇饮料,饭后不要马上平躺。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除了 “控制反流”,还要 “修复食管黏膜损伤”,因此用药疗程更长。除了质子泵控制剂,医生可能会加用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促进食管糜烂、溃疡的愈合。轻度反流性食管炎通常需要治疗 8 周左右,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甚至需要维持治疗,避免病情反复。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针对夏季反流性疾病患者,还会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比如建议患者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深夜吃烧烤、喝啤酒,同时提醒有高血压、肥胖的患者控制体重,因为腹压过高也会加重反流。如果经过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无改善,还可能需要评估是否适合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

H2:夏季高发期,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及时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夏季是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期,如果你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反酸、烧心症状频繁发作(每周超过 2 次),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出现吞咽疼痛、吞咽困难,或感觉食物 “” 在胸口;

呕吐物带血,或大便颜色发黑(可能提示食管黏膜出血);

长期慢性咳嗽、声音嘶哑,排除呼吸道疾病后仍无改善(可能是反流引起的非典型症状)。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拥有先进的胃镜设备和经验丰富的诊疗团队,能快速明确诊断,区分是胃食管反流病还是反流性食管炎,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医院还开设了夏季反流性疾病专病门诊,减少患者等待时间,让大家能及时摆脱反酸、烧心的困扰。

总之,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主要在于 “是否有食管黏膜损伤”,前者是更广泛的病症范畴,后者是有明确损伤的具体类型。夏季高发期,大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避免小问题拖成烦。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