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类风湿专科医院:类风湿关节炎检查与治疗指南
更新时间:2025-04-25 10:13:33
来源:广州东方类风湿专科医院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症、滑膜增生和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征。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并遵循个体化、规范化的原则。以下是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建议:
一、检查
1. 临床评估
症状分析:对称性关节肿胀、疼痛(尤其小关节如手指、腕关节)、晨僵(持续≥1小时)、疲劳、低热等。体格检查:关节压痛、肿胀、活动受限,晚期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如“天鹅颈”“纽扣花”畸形)。2.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标志物:类风湿因子(RF):约70%-80%患者阳性,但特异性较低(可见于其他疾病或健康人群)。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特异性高达95%,是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评估疾病活动度。
其他检查:血常规(可能贫血)、肝肾功能(监测药物副作用)。
3. 影像学检查
X线:早期可能正常,中晚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侵蚀。超声(尤其是肌骨超声):检测滑膜增生、关节积液及早期骨质破坏,动态评估炎症活动。磁共振成像(MRI):更敏感,可发现早期骨髓水肿和滑膜炎。4. 鉴别诊断
需排除骨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可能需额外检查(如尿酸、抗核抗体等)。二、规范化治疗
RA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控制炎症、延缓关节破坏、提高生活质量,遵循“早期治疗、达标治疗、个体化治疗”原则chen10140013(咨询-免费)。
1. 药物治疗
非甾体消炎药(NSDs):短期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塞来昔布),长期使用需警惕胃肠道和心血管危险。糖皮质激素:小剂量短期用于急性期(如泼尼松≤10mg/天),快速控制炎症后逐渐减停。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传统合成DMARDs: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生物制剂DMARDs:TNF-α控制剂(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IL-6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B细胞靶向药(利妥昔单抗)等,用于传统药物不佳者。靶向合成DMARDs:JAK控制剂(如托法替布、巴瑞替尼)。
2.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适度运动(如游泳、瑜伽)保持关节功能。均衡饮食(富含Omega-3、维生素D、钙)。戒烟(吸烟加重病情)。
3. 手术治疗
晚期严重关节畸形或功能丧失者,需行滑膜切除术、关节置换术等。4. 中医治疗(辅助)
针灸、雷公藤多苷等中药可能缓解症状,但需在风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西药冲突。三、长期管理
定期随访:每3-6个月评估疾病活动度(如DAS28评分)、药物副作用及关节功能。监测并发症:RA可能累及肺、心血管、眼等,需定期筛查间质性肺病、骨质疏松等。患者教育:强调规范用药的重要性,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激素。四、注意事项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若关节症状持续6周以上,需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避免偏方或过度依赖中药:不规范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延误。心理支持:RA为慢疾病,需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准确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结合药物与非药物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可实现病情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建议在风湿免疫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长期管理计划。
上一篇:
广州东方痛风专科医院:尿酸高怎么办?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