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什么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什么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科的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外,在病程中,一些关节外疾病的危险也会大大增加。
由于心血管系统富含结缔组织,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心血管系统,引起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如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或心包炎,有时甚至是个症状。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比普通人更早患上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是类风湿关节病患者较重要的死亡原因。这是由于多种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
1、 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本身的炎症有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影响心肌和心脏瓣膜,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并诱发心力衰竭。超声技术监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左室间隔和左室壁厚度减少,左心房容积指数增加。原因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产生的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不仅会损伤关节和肌腱,还会直接损伤血管内壁,导致免疫复合物在血液循环中沉积,从而诱发血液高凝和血脂异常,较终导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2、 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有关
除了类风湿关节炎本身的伤害因素外,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据报道,非甾体消炎药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心源性猝死的危险。糖皮质激素会增加心力衰竭的危险,也可能增加血脂、血压和血栓形成的危险。来氟米特的高血压危险增加,尤其是与非甾体消炎药一起使用时,它还可能导致血脂异常,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钙调素控制剂(和他克莫司)可引起血管收缩,对胰岛细胞具有可逆毒性,引起肾小管空泡化、肾组织缺血、血糖升高等。同时,引起血小板聚合并诱导血栓形成。THF-α控制剂和IL-6受体拮抗剂会增加心力衰竭的危险。然而,与非生物制剂相比,TNF-α控制剂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总体发生率较低,这可能与药物在有效控制疾病活动方面的益处有关。
3、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非药物因素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吸烟会明显增加类风湿患者的危险,同时会增加类风湿病人的严重程度,甚至抵消药物。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对疾病控制非常有意义。另一方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疾病活动、关节功能受限等原因导致活动减少、运动能力不足,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还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这些危险在进入中老年后会比普通健康人更明显。因此,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主动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在疾病稳定期适当运动,以改善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延长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