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益消化内镜中心“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什么病?
享受一顿美食后,胃部却隐隐作痛、胀满不适,甚至伴随反酸、嗳气。这些看似寻常的消化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胃粘膜的损伤。当胃镜检查报告上出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这样的诊断时,患者常常感到困惑:这究竟是什么病?该如何应对?
“慢性胃炎”指胃粘膜炎症长期持续存在,是常见胃部问题;而“非萎缩性”表明胃粘膜腺体结构基本完好,胃酸等分泌功能保存较好,与胃粘膜腺体减少甚至消失、癌变危险升高的“萎缩性胃炎”有本质区别;“伴糜烂”指胃粘膜表面有微小破损或浅表溃疡,未深达肌层。
一、“伴糜烂”是否意味着严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属于胃炎中相对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严重性”需要从多方面来看待:相较于“萎缩性胃炎”或深大的“消化性溃疡”,它确实不处于严重的阶段,腺体未萎缩是主动信号;糜烂的存在明确提示胃粘膜屏障已受损,处于一种“受伤”状态,这通常是胃粘膜长期受到不好兴奋导致,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兴奋、不好饮食、精神压力等。
如果不加以重视和适当干预,持续的炎症和糜烂状态可能进一步加重:
1、症状加重:腹胀、腹痛、反酸、消化不好等症状可能更频繁、更明显,影响生活质量。
2、溃疡危险:糜烂若持续加深,可能发展为更深、更难愈合的消化性溃疡。
3、潜在出血:糜烂面可能导致少量渗血,长期可能引起慢性失血,主要表现为贫血。
4、炎症迁延:持续炎症是胃粘膜病变进展的土壤,如果长期不控制,可能会向更严重的类型发展,尽管非萎缩性胃炎本身癌变危险很低。
二、如何调理?
针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调理,核心在于去除损伤因素、保护并促进胃粘膜修复。
1、明确并治好病因:建议精细幽门螺杆菌检测,如果检测阳性,治好治疗是基础。如果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需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使用,或更换对胃损伤小的药物。
2、调整生活方式:吃饭建议定时定量,避免饥饱无常,细嚼慢咽,减轻胃负担;选择易消化、低兴奋食物,严格控制辛辣、过酸、过甜、油炸、烧烤、腌制品、浓茶、浓咖啡、碳酸饮料、酒精,避免过硬、过烫、过冷食物;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成分和酒精会严重损害胃粘膜屏障;保证充足睡眠,培养放松习惯。
北京丰益肛肠医院温馨提示:即使症状缓解,也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