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枢神经系统,射精冲动主要由下丘脑前室旁核和视前内侧核控制。控制射精冲动的主要神经化学物质包括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多巴胺能(dopaminergic )
■5﹣羟色胺能(serotinergic )
■GABA能(GABAergic )
■胆碱能(cholinergic )
任何干扰这些神经递质的药物均都可能导致射精障碍;与此同时,对这些神经递质的调节可以用于治疗射精障碍。正常射精量为1.5~5ml,其中大部分为精囊液(占精液量的50%~80%),前列腺液占另外的15%~30%, Cowper腺仅占到射精量的很少一部分。精液最初射出的部分含有精子的数量最多,且富含酸性磷酸酶、柠檬酸和锌,因前列腺液较多,pH值呈酸性。精液其余的大部分为精囊腺液,含有高浓度的果糖,pH值呈碱性。果糖仅有精囊腺分泌,因此精液中果糖的缺失提示可能存在射进管道的梗阻。采集的正常精液pH值介于7.2~7.7之间,随着射精后时间的延长,精液pH值会逐渐增大。
辅助生殖技术的其他方面进步,可能不会引起额外的伦理和宗教方面的关注。比如,在美国,只有1%的新生儿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产生,这跟很多其他国家的情况相反。在丹麦就已经有5%的儿童是辅助生殖技术的结果。在澳大利亚,这个比例在3%左右。很多欧洲国家的比例都在3.5%左右。这些数字很大程度上与国家健康计划提供给辅助生殖技术的费用有关。当然,在美国没有这样的。任何来自道德、法律方面的反对都是针对它的基本概念,也就是辅助生殖技术本身,通常的反对意见就是不应该使用。这个问题,在本书前面的篇幅里做了大量讨论。根据目前的经验来看,这种持续不断地对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的反对很难让人理解,因为这个技术目前太成功了。
原则上讲,在准备怀孕的时候和怀孕以后,没有必要的话应该尽量避免服药。但是一旦有必要的话,还是应该服药的,因为与服药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相比,不服药的话疾病本身会给母亲和胎儿带来更大的不良影响。其实,孕期用药的情况很普遍,孕妇在妊娠期间平均会服用3~5种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多数药物是可以在孕期安全服用的。药物所引起的出生缺陷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在所有的出生缺陷中,真正是化学物质和药物引起的只占了1%左右的比例。在解读药物说明书或文献中所列举的孕期用药所引起的出生缺陷时要谨慎,不能无限放大这种可能的危害。例如,某种药物在孕期长期大量服用以后可能会导致某一种类型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增加,但是这种概率可能只有2%或4%,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好的。因此在孕期用药咨询时我们要掌握好“提供尽量多的信息”和“非导向性意见”的原则,要知情同意,知情选择。我们是“帮助”患者作出决定,而不是“替”患者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