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疾病不但对母体损害较大,此时用药还会严重威胁胎儿健康。因此,为了使受孕和妊娠正常进行,孕前有些疾病必须彻底治愈。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受孕前应严格遵照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待到症状消失,才可受孕。另外,即使高血压症状消失了,也要注意定期检查,孕前及妊娠期都经常测量血压,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严重者严禁受孕,更不宜妊娠。轻度肾病患者如果肾功能无障碍而且血压正常,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受孕。
肝病
慢性肝炎患者在病情较轻、体质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受孕。但是,孕后必须加强营养、膳食合理、充分休息。病毒性肝炎患者,必须治愈后方可受孕。
贫血
孕前贫血,需及时针对病因进行食补或药补,直到贫血状况消失后方可受孕。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妊娠需慎重,如果血糖和尿糖已经得到很好控制,可以受孕。但是,要加强锻炼,并严格控制饮食,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
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受孕前一定要体检并征求医生意见,医生允许后才可妊娠。其次,孕期用药和治疗都不可掉以轻心。
膀胱炎、肾盂肾炎
这两类疾病严重危害母体和胎儿健康,因此要彻底治愈才能考虑受孕。
霉菌性阴道炎和子宫肌瘤
为了减少不易受孕和胎儿感染霉菌的风险,这两类疾病必须在受孕前彻底治愈。
月经周期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即月经期、卵泡期及黄体期。月经来的第1天为月经期的第1天,月经期持续1~6天,通常为4天或5天。若以卵巢周期来分,从周期第1天至第5天亦为早卵泡期。而晚卵泡期开始于月经期的最后1天,如果月经持续5天,那么第6天便是晚卵泡期开始。在卵泡期中,从月经期开始发育的卵泡继续生长,并分泌雌激素,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生。卵泡期继续直至排卵,排卵发生于28天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或30天周期的第16天,也就是说,通常在下次月经开始前的14天排卵。黄体期是从排卵起至下次月经,在此期中,黄体分泌雌二醇和孕酮,准备好子宫以利胚胎植入。如果没有受孕,则月经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