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医和民间说法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是和其他经验性医学一样,是有不少相互矛盾的地方的。例如一会儿说“药补不如食补”,一会儿又说“药食同源”,而按照中医理论,很多有毒的东西又是入药的。其实,很多类似的建议是在食品和物质很匮乏的年代提出的,那时候又没有西药,所以把这些建议放在今天去推荐并不合适。对于一般的小问题,首先推荐食补。如果有临床需要,该服药的还是应该服药,例如铁片、钙片、维生素、叶酸等。
如果按照末次月经计算的预产期和超声检查计算的预产期相差不超过1周的话,一般不需要纠正预产期,因为预产期本来就是一个范围,不是40周这个点。如果没有早孕期超声的话,纠正预产期时就要相对慎重一些,要通过至少2~3次的连续超声检查的结果来看胎儿的生长趋势是否一致,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在随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每次超声检查的胎儿实际孕周与末次月经计算的孕周相比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例如第一次超声检查提示孕周相差为8天,第二次超声检查提示孕周相差12天,这时候该如何纠正?首先,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胎儿生长发育的速度不一定都是匀速的,有些胎儿是前面生长的速度快,后面生长的速度会慢下来,有些胎儿是正好反过来的。其次,在纠正预产期时首先以早孕的结果为主,然后是采用几次检查相差天数的平均值作为标准来适当调整孕产期。
胎儿的大脑更脆弱。因为大脑是身体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为了保护大脑免受伤害,大自然特意准备了血脑屏障——位于血管和大脑组织之间的细胞层,这是个好消息。坏消息是,在胎儿期,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有证据表明,很多学习和行为问题,比如多动症以及其他各种“症”,都开始于胎儿期。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儿科医生和婴儿行为专家怀疑,血脑屏障有漏洞是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胎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具有的其他特质也使它更容易受食物中的化学物质(统称为神经毒素)侵害。胎儿的身体和大脑的健康取决于组成它们的细胞。细胞膜,尤其是大脑的细胞膜,就像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袋子,用来保护细胞内所有的能量和生长架构,如基因。妈妈吃下的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和附带吸收的化学物质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渗透过这些细胞膜,为细胞内的基因以及微小的“能量储存电池”——线粒体提供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