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为什么不诊治“电瘾”
网瘾大概是确凿地要当病治了。最新的消息是,诊治标准正在制定,有望在年内出台,初步确定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即可认为是网瘾。
很多人在对号入座,反对“被网瘾”.以每周40小时时间计,不计其数的人将要因为其所从事的职业而被称为病。我认为反对有理。
有专家反对“一刀切”,认为不能只看时间,要看心理状态,是否有不可控制的上网欲望,看上网目的,是出于工作需要还是完全为了满足一种快感、欲望。这是比较宽待的标准,我感谢这宽待的好心,但并不能对它表示赞同。
如果网瘾标准是为了证明治疗的合法,是为了推广网瘾治疗,任何一种网瘾标准都应当反对。这个社会有烟瘾、酒瘾、毒瘾等等,唯有网瘾被与毒瘾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网络行为的污名化,而且寓含了对网瘾可以进行 “强制治疗”的内在合理性。
这里面体现了对网络的恐惧,也体现了“命名的权力”.也许,这种恐惧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妄想症状,对人们脱离现实的控制者而被网络吸引显示出巨大的不安。也许,命名的权力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貌似理性的张狂。然而,它却可以导致一些人被定义为病人,并被加以治疗,这是将自己的病反指为他人的病。
据说,网瘾诊治主要沿用了国外的标准。哪个国家的标准?是否外国都有网瘾标准,如果不是,沿用某一标准本身就是选择,即先假定网瘾诊治有必要。
另有专家反对40小时标准,认为“判断网络成瘾主要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花更多的时间上网才能感到满足,且时间不断延长;二是几天不上网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惹等症状,上网后上述症状可迅速减轻或消失”.
这两个条件,前一个还是时间,后一个呢,照它来办理,现代人个个都可以有很多需要治疗的病。让一个人在停电状态中生活几天,也会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惹,来电就可迅速减轻或消失,你很难安心地用蜡烛,这就是“电瘾”.
你可能说,自来水啊,电啊,生活必需,依赖不能算瘾。但在这个“网络化生存”、“数字化生存”的时代,网络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品,人对网络的依赖将是全面的。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是全面的。人可以离开和饮酒生活,但不可能离开网络而生活,网络正在成为社会的基础结构之一。“网瘾”的存在,在于你假定网络可有可无。所以如果你说网络依赖是一种现代病,就像人对电和自来水的依赖离开了“天然”一样,我同意;但你要说这要诊治,是一种医学意义上的疾病,我反对。
上网的人里面可能有精神疾患,不上网的人也会产生精神疾患,精神疾患本身就有正常分布。上网可能是一种嗜好,有人还是工作狂呢,是不是也要治工作狂?焦虑分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网络上是否更多一些,有证据吗?
收起你的恐惧,弱化你的权力,放宽你那过窄的“正常”标准,是否还有“网瘾”,这个社会是否还有那么多的网瘾患者?刘洪波
- 2010-03-29中国每年约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占全球五分之一
- 2010-03-29气温回升猫狗发“脾气” 医生提醒当心狂犬病
- 2010-03-29坏情绪攻击身体器官:胃疼腹泻 满脸长痘 头皮发痒
- 2010-03-29全球每年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
- 2010-03-29专家提醒:骨关节疼痛切勿盲目补钙
- 2010-03-29便血拖几年查出肠癌晚期 医生:40岁后需查胃镜
- 2010-03-26爱吃腌菜咸鱼姐弟同患鼻咽癌 亚盐或是元凶
- 2010-03-26高跟鞋不宜多穿 一周穿一到两次为好
- 2010-03-26“安全卷烟”:一个破灭的神话
- 2010-03-26低焦油卷烟是弥天大谎 可能致肺腺癌发病率上升
- 2010-03-26心理问题害人害己 广州市民呼吁重视心理健康
- 2010-03-25天气乍暖还寒 专家告诫防面瘫
- 2010-03-25天气一转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增加两成
- 2010-03-25广州专家呼吁结核病患者不要进KTV
- 2010-03-25天气变化无常 抑郁患者增多
- 2010-03-25饮料瓶当水杯酿“杯具” 专家:塑料瓶反复用有毒
- 2010-03-25“准父母”吃“补药”促孩子健康引家人担忧
- 2010-03-25万承奎:“早饭马虎,晚饭大吃大喝是百病之源”
- 2010-03-25手机辐射问题频被炒作 专家:不会导致癌症
- 2010-03-25烟民勿迷信“过” 吸烟伤肺也伤胃
- 2010-03-25酗酒吸烟熬夜 骨质疏松缠上25岁小伙
- 2010-03-25不育男子患前列腺癌风险大 应从50岁起进行检查
- 2010-03-25童装附带细绳或束带存在安全隐患
- 2010-03-25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肺结核活动期女性不宜怀孕
- 2010-03-25野生蘑菇中毒无特效解药 群众切勿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