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网手机端

手机扫一扫

试管婴儿试管婴儿百科正文

fsh大于8是不是卵巢衰退,附fsh与卵巢年龄对照。

2024-04-12 18:26:03试管百科
148

FSH是促卵泡激素,一般与卵巢功能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很多人的生活不规律,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卵巢早衰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所以很多人对于卵巢功能的关注度也是很高的,想要检查卵巢功能是否出现衰退,一个方法就是检查体内的性激素六项,促卵泡激素就是其中的一项,很多人想通过这项值的高低去判断自己是否为卵巢早衰,所以说对于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可以详细了解一下,这项值对于卵巢功能好坏的反映情况

fsh大于8是不是卵巢衰退,附fsh与卵巢年龄对照。

促卵泡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性激素项3.85-22.51IU/ml大于或等于40IU/L

卵泡期fsh值多少为卵巢早衰

一般情况下,40岁以下的女性在月经期间2-5天通过静脉抽血检测性激素水平后,fsh值在15-25IU/L之间,就说明卵巢功能不全,并且已经出现了卵巢早衰的迹象,需要及时遵循医嘱进行用药治疗,而若是fsh值大于或等于40IU/L,则可以诊断为卵巢早衰

一般卵泡期、黄体期正常范围是1-9IU/L,而在排卵期的正常范围是6-26IU/L,绝经期正常范围是30-118IU/L,如果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测后,发现促卵生成激素越高,那么说明卵巢功能越差。

一般卵泡期、黄体期正常范围是1-9IU/L,而在排卵期的正常范围是6-26IU/L,绝经期正常范围是30-118IU/L,如果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测后,发现促卵生成激素越高,那么说明卵巢功能越差。

fsh参考值值和年龄的对照表

促卵泡生成激素与LH促黄体生成激素共同作用于卵巢,对女性卵泡发育、成熟、排卵等起到控制作用,所以对于女性生殖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女性在各个年龄都应该关注这项比值。

促卵泡生成素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月经周期及年龄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想要判断自身是否有卵巢早衰,还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面是fsh值和年龄的对照表,可以了解一下:

年龄参考值
小于33岁小于7.0mIU/mL
33-37岁小于7.9mIU/mL
38-40岁小于8.4mIU/mL
41岁以上小于8.5mIU/mL

fsh的值会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想促卵泡的时候要能够及时观察促卵泡生成素的多少,如果它超过了正常的水平就需要特别留意,以防出现卵巢早衰的现象。虽然FSH偏高可能是卵巢早衰,但是偏低也可能是性功能减退症,所以只要这项值不正常就应该引起重视。

fsh高是不是卵巢早衰引起的

对于年龄小于40岁女性来说,fsh值升高是比较异常的事情,但是并非代表fsh高一定是卵巢早衰,因为fsh主要起到的是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成熟的作用,有时候出现fsh高可能是由于卵泡发育比较快导致的,同时有时因药物影响或者检测出现误差,也会导致fsh值高。

而且判断女性是否为卵巢早衰除了要看促卵泡生成素,还要看黄体生成素以及雌激素,同时检测卵巢年龄也可以进行抗苗勒管激素水平测定,通过综合分析后才能够更直观判断卵巢储备功能,从而了解是否存在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的主要治疗方针是雌孕激素替代治疗、预防骨质疏松、促排卵治疗、免疫治疗、无偿供应胚胎移植术等,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医生会通过血液学、影像学等综合检查评估卵巢的储备功能后进行相应的治疗,然后采取合适的方案为患者做试管婴儿。

科学备孕相关释疑

以上分享了fsh多少能判断为卵巢早衰,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备孕知识值得了解,怀孕是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备孕期间建议保持心情愉悦,这样才更有利于怀上健康的宝宝,下面详细整理了科学备孕相关释疑,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 1. 增加受孕率的窍门
  2. 2. 补内膜比较好的运动方法
  3. 3. fsh和lh的正常比值
  4. 4. 专家说不用太在意孕酮值
  5. 5. fsh高不一定是卵巢功能差
  6. 6. 拉丝越长卵泡质量越好
  7. 7. 女性amh与年龄对照表
  8. 8. 排卵期的八个征兆
  9. 9. 查激素六项的最佳时间
  10. 10. 吃什么卵泡又大又圆
  11. 11. 避孕药吃几次会不怀孕
  12. 12. 10个快速受孕小妙招
  13. 13. 我的卵巢早衰突然好了
  14. 14. 备孕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15. 15. 排卵当天最明显的症状
  16. 16. 长期服用辅酶q10的坏处
  17. 17. 月经不调怎么调理最有效
  18. 18. 女人的排卵期怎么算
  19. 19. 卵巢早衰能不能调理过来
  20. 20. 月经老不干净是不是快绝经了
  21. 21. 绝经前月经有哪些症状

科学备孕指的是经过生活、饮食、运动、情绪等方面调理,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备孕,经过科学备孕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概率,并且还需要掌握正确备孕的方法,才能够提高受孕的几率,有怀孕打算的夫妻了解学习以上知识很有必要。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