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庆主任医师预约挂号

北京宣武医院

  • 坐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 擅长领域: 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败血症等
擅长疾病:高血压
医生介绍

许立庆,男,主任医师,病区主任,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负责院内科室的会诊及心脏病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曾多次对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败血症等疑难病症做出准确的诊断及适当的处置。学历:1979年8月-1984年7月 吉林医学院(医疗系、医学学士)1988年8月-1991年7月 哈尔滨医科(心血管内科、医学硕士)1996年4月-2000年3月 日本东北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医学博士)职历:1995年4月-1996年3月 日本东北医学部研修(选派,日本世川医学保健财团资助)2000年4月-2001年4月 日本东北医学部生物化学研究室(客员研究员)2001年10月-现在 北京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1994年题为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专利:由我本人设计的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02232404.6)发表文章:Koji Nata, Yi Liu, liqing Xu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expression and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of a novel human REG family gent, REG Ⅲ.Gene, 2004, 340:161-170.本人的“微型人工心脏辅助装置”于4年前获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启动资金4万元。1984年7月在卫生院校毕业生统一考试中,因成绩,毕业分配时被留在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工作。一年后获得由吉林省卫生厅颁发的医师资格证书,在心内科任住院医师。1988年考入哈尔滨医科心内科于维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克山病的病因及防治。在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的四年当中,在消化,呼吸,循环等内科系统作为住院医师进行轮转,负责8-10张病床,参加病房和急诊值班。并担当本科和高护学生部分临床课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考入哈尔滨医科后,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除了完成自己的硕士论文之外,还参与了由于维汉教授主持的“八五”攻关课题,以及其他指导教师的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1991年,取得硕士学位后,被留在克山病研究所工作,同年取得中级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在哈尔滨医科克山病研究所取得中级技术职称以后,工作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是科研工作,参加本所主持的“八五”攻关课题和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并协助指导数名硕士生完成他们的研究课题和学位论文。本人独自申请了哈尔滨医科青年科研启动资金,并完成了该项研究,其研究结果发表在哈尔滨医科学报。1995年经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及业务能力, 经学校,省卫生厅,医生组选拔评审,获世川医学奖学金,由公派赴日本东北医学部研修。在这一年中学习并掌握了遗传性疾病病态的解析方法。一年后,通过该校课程博士的入学考试,成为该校的课程博士生。为了使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本人选择了人工心脏的开发及应用作为研究方向,在学期间发表了两篇论文,并多次参加了日本人工脏器学会,作了大会发言。取得博士学位后,器官再生成为研究热点,本人选择了人类再生因子的构造和机能解析作为博士后研究课题。发现并解析了新的胰岛β细胞再生因子的构造和机能,其结果在日本生化学会上作了发表。归国后:2001年在宣武医院心内科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负责院内科室的会诊及心脏病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曾多次对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败血症等疑难病症做出准确的诊断及适当的处置。曾作为心内科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课题组成员之一,本人负责介入治疗工作和动物实验,也参与科内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的临床观察等工作。现任11张床的病区主任,担当其普通介入治疗工作,同时还负责急性心肌梗死急救通道的工作,自立完成急诊PCI。本人的“微型人工心脏辅助装置”于4年前获专利,该项目经医生的初审、终审,并报教育部批准,给与科研资助4万元。今后,本人将以此为研究方向,为如扩张性心肌病等心脏疾患引起的慢性心功不全的治疗,开辟一新的治疗途径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与院内神经科同事一起申报了题为《关于某些遗传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的课题获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的预约挂号
  • 时间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同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