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瑜主任医师,教授,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预约挂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坐诊科室:疾病科
  • 擅长领域: 真菌病及各种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
医生介绍

李若瑜,女,主任医师,教授,皮肤疾病科主任,北京大学皮肤疾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皮肤科学会主任委员、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骨干教师。擅长真菌病及各种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1960年出生,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皮肤疾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1998)、教育部骨干教师(2001)。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皮肤科学会主任委员,菌物学会副理事长、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太地区医学真菌学会理事。李若瑜教授师从医真菌学家王端礼教授,从事对致病真菌的分类鉴定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血清学方法研究了的致病性暗色真菌,取得了突出成绩。87年至92年间三次(共计20月)赴日本千叶大学真菌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进一步对临床和自然环境中分离出的暗色真菌进行了致病性和生理生化及血清学特性研究。其间完成了两项自然基金课题(其中包括国际合作项目)。归国后在本领域坚持不懈的对致病性暗色真菌进行深入研究,率先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成功地对新菌种进行了鉴定,同时扩展到对其它医学真菌,包括酵母菌、皮肤癣菌和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进一步应用到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特别是对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确切诊断和抗真菌药物的实验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研究结果多次在进行学术交流受到同行们的瞩目,使所在研究室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建立了PCR技术对白念珠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和PCR-ELISA、PCR-RFLP技术对临床分离念珠菌的鉴定系统。多年来开展对病原真菌的形态学特性研究并在国内较早将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应用于病原真菌的研究。对致病性暗色真菌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现了3种国际或国内首见的新致病菌,对自然环境与临床分离株进行了比较,深入探讨了其分子生物学特性。通过详细分析病原真菌rDNA复合体的基因结构,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探讨,初步设计出5种常见致病性曲霉的引物并应用于曲霉的鉴定中取得成功。在真菌感染发病机制方面,我们已进行对曲霉毒力因子及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研究,现已成功建立侵袭性曲霉病的动物模型,率先克隆了烟曲霉的组氨酸激酶基因片段,并且通过小鼠肺曲霉病模型证明这一基因在感染动物体内的表达明显上调,是烟曲霉的毒力因素之一,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的预约挂号
  • 时间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同科医生推荐
  • 林志淼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科技奖

    擅长:银屑病,湿疹,粉刺,鱼鳞病,皮肤病,牛皮癣,皮炎,神经性皮炎,神经纤维瘤,酒渣鼻

    查看医生信息
  • 孙婧茹

    擅长:

    查看医生信息
  • 李航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师协会委员

    擅长:基底细胞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痣,恶性黑色素瘤,黑色素瘤,色素痣,鳞状细胞癌,黑痣,皮炎,脱发

    查看医生信息
  • 王爱平主任医师,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真菌亚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湿疹,皮肤病,皮肤纤维瘤,粉刺,湿疣,粉瘤,带状疱疹,牛皮癣,囊肿型痤疮,皮肤瘙痒症

    查看医生信息
  • 刘玲玲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症状反应学分会委员

    擅长:湿疹,荨麻疹,心脏病,皮肤病,慢性荨麻疹,变应性血管炎,急性荨麻疹,面部播散性粟粒状狼疮,皮肤过敏,包皮炎

    查看医生信息
  • 杨勇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科技奖

    擅长:掌跖角化症,皮肤病,天疱疮,特应性皮炎,鱼鳞病,银屑病,大疱性表皮松解

    查看医生信息
  • 涂平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皮肌炎,蕈样肉芽肿,酒渣鼻,角化棘皮瘤,玫瑰糠疹,单纯性雀斑样痣,湿疹,毛发红糠疹,汗管瘤,粉刺

    查看医生信息
  • 杨海珍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红斑狼疮,银屑病,瘊子,皮肌炎,牛皮癣,皮肤病,硬皮病,过敏,疣,湿疹

    查看医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