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崇高性

期待医改让职业崇高性回归

  “公立医院改革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新契机。通过改革将以前行业中存在的‘趋利’成分去掉,会让这个职业的崇高性得以回归。”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医卫界小组讨论时,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对正在全面推进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着这样的期待。

  医务人员满意度也应是医改考评指标

  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未来,黄洁夫这样描绘:实行全员聘任制度,打破现行公立医院中职员、雇员、临聘人员等身份界限,打破编制管理的固定用人限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上不封顶,与工作表现、工作量和工作技术要素挂钩;探索医疗服务收费改革,彻底改变手术越大、抢救病人越多,医院越亏本的现状。

  黄洁夫表示,现在,我们很注意病人的满意度,以此衡量医院的工作。事实上,公立医院的改革也要看广大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当绝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很低时,就不能指望医改能让13亿人民满意。”

  “当医生这个群体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考医学院时,表明医务人员对医改的满意度提高了。这应该成为判断医改是否成功的指标之一。”黄洁夫说。

  促进生命科学发展的医改才是完整的医改

  “医改在强调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同时,还必须促进生命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这样的医改才是完整的医改。”

  黄洁夫说,我们要看到,美国将GDP的16%用作医疗卫生总投入的同时,也从生命科学的高度发展中获益匪浅。“美国GDP每增长1%,就有0.5%与生命科学有关。因此,在‘包揽基本’的同时鼓励发展高端医学科学研究,是推进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住院医培训需两部门共同规划

  “让刚从医学院校毕业、没有经过两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直接成为专科医生、全科医生,是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使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医疗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黄洁夫提出,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既是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的要求,也是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他说,全面推行这一制度还需要破解一些现实困境,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需要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相互沟通、共同规划。

  建立不受利益干扰的器官捐献分配系统

  人体器官移植立法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黄洁夫透露,今年内将对《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条例将明确由中国红十字会负责招募器官捐献以及器官的分配工作。

  黄洁夫表示,由于缺乏规范、完善的捐献体系,中国器官组织捐献工作还相对落后,不利于对患者的救治。而由一个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来负责这项工作,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这样做,是希望能够建立起相对独立、不受各种利益干扰的人体器官捐献与分配系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