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刚刚走,“毒碗”又来了?
http://www.qm120.com2008-12-29 09:55:49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一份关于北京大型连锁超市及批发市场仿瓷餐具质量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送检产品中,有80%违规使用了价格低廉、有毒有害的原材料。有毒仿瓷餐具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甲醛,长期使用会危害身体健康。(12月27日京华时报)
三聚氰胺“毒奶”风波未消,用有害原材料生产的“毒碗”又来了——除了扼“碗”慨叹,人们其实也并不感到有多么意外了。既然有“毒奶”,又为何不能有“毒碗”?既然产品安全管理漏洞多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即使再有“毒X”接踵而来,也只是要来的终于来了罢了。
“毒奶”也罢,“毒碗”也罢,其实是以往一次次产品危机事件的轮回。危机出现时如临大敌,危机平息后时过境迁——出了事才有事,不出事就没事。而即使一次次出了事,处理的方式也从没跳出过就事论事的窠臼。漏洞依旧,不出事就只能奢望。其实,“不出事”并非“就没事”,而是监管的缺失导致了“事已有”、“事很多”却“就没事”的怪事。平时看似面面俱到的制度,只有在出事之后才显出了稻草人的本相,恰恰反证了出事的必然性。
“毒奶”曝光之后,媒体披露内幕:在饲料中加所谓的“蛋白精”即三聚氰胺,五年前就已从水产养殖行业开始,逐渐向畜禽养殖等行业蔓延,早已是公开的“行业秘密”。无独有偶,用廉价的脲醛树脂或脲醛树脂等不能制作食品包装制品原料代替密胺树脂生产仿瓷餐具,也是行业内众所周知的“秘密”。“公开的秘密”其实更是严峻拷问:既然秘密早已公开,为什么惟独监管部门成了聋子瞎子?
每次产品安全出了漏洞,舆论就说敲响了警钟。警钟敲了又敲,早已敲个不停。然而这没完没了的警钟,到底敲给谁听?“X X个部门没管住一个X X”之说,这些年听得多矣。就事论事,这些说法个个都对。但为什么“X X个部门没管住一个X X”?回答是僵化的监管体制已无法管住X X个部门。有利可图就抢着管,无利可图就不去管——倘若不能对这种体制釜底抽薪,那么“X X个部门没管住的“X X”,只会越来越多。
- 依视路星趣控®镜片成为首个且唯一获得美国FDA上市许可的延缓近视加深的眼镜镜片*
- 辐联科技宣布完成7700万美元融资,加速全球放射物管线开发及比利时生产设施建设
- 锐正基因完成7,500万美元A轮融资,开启与西藏药业和康哲药业的全面战略合作
- Pierre Fabre Laboratories携手基金会开展乳腺癌宣传
- TriNetX入选2025年医疗保健软件公司25强
- 希华医药与吉利德签署独家授权协议
- 健力多携手京东健康发布《骨关节健康白皮书》,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金赛药业长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获批上市,辅助生殖促排治疗进入周时代
- 国产替勃龙片金赛蓓®获批上市,为绝经症状管理增添新选择
- 以科学驱动营养创新,助力全民健康高质量发展----雀巢亮相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