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食用物质及易滥用添加剂“黑名单”
http://www.qm120.com2008-12-15 18:01:55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日前下发通知,公布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17种非食用物质包括: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硫氰酸钠、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黄、工业染料、。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行为包括:在渍菜(泡菜等)中超量使用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或超范围使用诱惑红、日落黄等;水果冻、蛋白冻类食品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防腐剂,超量使用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腌菜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面点月饼馅中超量使用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面条、饺子皮的面粉超量使用面粉处理剂;糕点中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或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及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馒头违法使用漂白剂硫黄熏蒸;油条过量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超量使用护色剂(盐、亚盐);小麦粉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等。
通知指出,判定一种物质是否属于非法添加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可以参考以下原则: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通知强调,名单仅为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提供线索,并不能涵盖行业内存在的所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督执法和处理案件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当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 NTC进行的为期五年的药物警戒研究证实了白内障后手术固定剂量滴眼液的安全性
- 贝克曼库尔特再度荣膺财经峰会三大奖项
- 拜耳携手京东健康发布乳果糖新品,深度布局消化道健康
- 蔡司集团任命Martin Fischer为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 华为全球教育医疗伙伴联盟正式启动,共创行业生态新价值
- 融合创新,深耕本土:Abcam在中国的战略新篇章
- 《Nature Medicine》登刊 | 信达生物发表创新型CLDN18.2 ADC (...
- Rwazi融资1200万美元,旨在用AI副驾驶取代所有凭直觉做出的决策
- 勃林格殷格翰启动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在研药物BI 1815368的II期临床研究
- 守护美好生活,招商信诺以"保险温度"连接万家灯火